2 实验分析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以看出,摩擦系数是影响螺栓防松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探究螺栓的摩擦系数对其防松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如下实验。
2.1实验材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摩擦系数对高强度螺栓防松性能的影响分析,因此选取的实验样件型号为M 10×1.25×65-8.8,头部形状均为六角头法兰面,唯一区别是各组之间螺栓的表面处理不同(决定摩擦系数的差异),具体的材料信息见表1。
2.2实验条件
整个实验过程中所用到的实验样件均由同一个生产厂家提供,保证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一致性;实验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10431-2008'51实施;实验环境始终保持在常温(出现个别天气变化的情况要更改实验进度计划);实验仪器中选择的频率为12.5Hz,空载振幅为±0.8 mm;实验终止条件为振动时间达到120s或者残余轴向力减少至零。
2.3实验方法
本实验利用英国SPS一安布内科横向振动试验机,该试验机可以测量出螺栓拧紧过程中的夹紧力、螺纹副上的扭矩以及分阶段测出轴向力的变化,并对轴向力衰减做出一个实时反映。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单一变量的原理,整个实验过程中唯一的变量是螺栓的摩擦
系数(由表面处理不同来体现)。实验共分为4组,每组各做10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要更换新的样件及工装夹具。每组实验保证在初始轴向力相同的情况下(19.5 kN ),分别记录30 '、60'、90'、120'的轴力变化,最终获得各组螺栓的轴力残余比。根据记录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判定紧固件的防松性能。在实验过程中,夹紧力衰减的越慢(残余比越大),防松性能越好;反之,夹紧力衰减越快(残余比越小),防松性能越差。
2.4实验结果分析
(1)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得到不同摩擦系数的螺栓在振动过程中各监测点的残余轴向力均值,如表2。
通过表2可以得出,随着实验时间的推移,各组螺栓的残余轴向力都有不同程度的衰减,且当摩擦系数由0.25降至0.12时,对应的轴力残余比也依次降低,根据前面的分析可得,其对应的螺栓防松性能也依次下降。
(2)为了能更加直观地表现出螺栓所受轴向力衰减与摩擦系数的关系,对实验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得到各监测点残余轴向力与初始轴向力百分比的平均值,如表3;并将不同摩擦系数下的各监测点轴力残余比拟合成了四条曲线,如图2。
通过表3对四种摩擦系数下得到的的螺栓实验数据的对比,以及图2表示的不同摩擦系数下各监测点轴力比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高强度螺栓(强度等级≥8.8)紧固过程中,在保证拧紧的前提下(初始轴向力一般为屈服轴向力的75%左右),以上四种摩擦系数的螺栓最终的轴力残余比均?80%,可见以上四组螺栓均具有一定的防松能力,但防松的性能有一定的差异;
(2)以上4种摩擦系数的螺栓在经历120s的横向振动后,轴向力都有衰减的趋势,但4组螺栓的轴力衰减程度不同。摩擦系数高(0.25)的螺栓,在到达30s过后,衰减曲线几乎趋于水平,轴力衰减相对较平缓,防松性能较好;摩擦系数低(0.12)的螺栓,经历120s的实验过程中,衰减曲线始终呈现坡度下降的趋势,轴力衰减相对较快,防松性能相对较低。
3 结束语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摩擦系数是影响螺栓防松性能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摩擦系数较高时,螺栓的防松性能相对较好,即在防松方面的连接可靠性较高;反之,摩擦系数较低时,螺栓防松性能相对较差,即在防松方面的连接可靠性相对较低。
当然,影响螺栓防松性能的因素不单是摩擦系数,同样摩擦系数也不单只对螺栓防松性能起作用,它对螺栓拧紧过程中的扭矩系数、扭矩的转换等也有直接关系。总之,摩擦系数的选取是一个平衡防松性能与强度效能利用的矛盾问题,本文只针对摩擦系数对螺栓防松性能的影响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具体螺栓摩擦系数的最终选取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螺栓的型号、使用场合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