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 的主要参数包括对比度、亮度、显示色彩、信号响应时间、可视角度等,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分别是:
1.对比度
对比度与面板的制作材料有关,即控制 IC、滤光片和配向膜等配件质量好对比度就高,但对一般用户而言,对比度达到 350∶1 就可以了,而对于专业用户对比度要求应高一些。目前高档 LCD 的对比度已达到500∶1、600∶1,已完全能够满足专业领域的需要。
对比度用仪器很难准确测出,只能在开机状态下通过肉眼观察进行感觉判断。
由于液晶本身不能发光,需借助外光源,即灯管来照射,亮度当然是越亮越好,因此灯管数目的多少与LCD 的亮度有着直接关系。早期的 LCD 只有上下两个灯管,后来发展到了 4 个灯管,一些高档产品有 6 个灯管。
为了提高亮度,将 4 个灯管设计为三种摆放形式:一种是 4 个边各放一个灯管,但出现了中间有黑影的现象;第二种是将 4 个灯管由上而下平排列摆放,这种方式虽然消除了中间黑影,但效果还是不十分理想;第三种是将灯管按“U”形摆放,只使用 3 个灯管,将 3 个灯管都变成“U”形,平行摆放,这样便达到了 6 个灯管的照射效果。
使用 3 个灯管将其弯成“U”形摆放,不但避免了使用 4 个灯管所产生的黑影,而且也避免了使用 6 个灯管散发大量热量而危害显示器的使用寿命。
2. 亮度
亮度以 cd/m2为单位计量,亮度过低就会感觉画面黑暗,目前 TFT 型 LCD 的亮度都在 200 cd/m2左右,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150~200 cd/m2的亮度就可以了。
3. 信号响应时间
信号响应时间是指 LCD 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按照人眼的观察能力,在观察移动画面时,响应时间如果超过 40 ms[<1000÷40∶25(帧 /s)],就会出现运动图像的迟滞现象,使画面出现残影或者拖尾的痕迹。响应时间越少越好,但液晶由暗转亮需要一个过程,因此 LCD 的信号响应时间一般应在 1~20 ms 之间,而不得大于 30 ms。
4. 可视角度
可视角度分为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两个方面:水平角度以液晶屏的垂直中轴线为中心,向左和向右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垂直角度是以液晶屏的平行中轴线为中心,向上和向下移动,可以清楚看到影像的角度范围。
可视角度以“°”为单位,要求可视角度能达到150°/120°(水平 / 垂直)。最小可视角度为 120°/160°(水平 / 垂直),低于这个值则不能接受。
5.显示色彩
显示色彩是指所显示的图像在颜色方面的表示。早期的 LCD 在颜色方面最多只能显示高彩 (256 色)。因此许多厂商使用所谓的 FRC(Frame Rate Control,帧频率控制) 技术来提高画面彩色,但所得到的只是“伪彩”。随着显示器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的 LCD 其色彩表现都能达到全彩(32 位)的模式。
6. 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即显示器在显示过程中屏幕刷新的频率。它关系到画面的刷新速度,不同类型的显示器对刷新率的要求不一样。
对于 CRT 显示器来说,刷新率要求在 75 Hz 以上,低于这个值,观察者就会感到画面有闪烁现象。刷新速度越快,对画面的视觉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