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三排行星机构的挡位线杠杆图
在三排行星机构的挡位线杠杆图作图方法中,有的仍然可采用二排行星机构的挡位线杠杆图的方法,如ZF5HP24、克莱斯勒 6 挡的各挡位线。有的则不行,需将三组不重合行星机构的挡位线分割开,再从各自的交点,连接各自的挡位线,这样一来,每个挡位有各自的挡位线,而总的挡位线杠杆图很难在一张图中表达清楚。当然有些挡位线是重叠的,可以重叠表示。
一般来说,挡位线的作图顺序与挡位的传动路线正好相反。挡位的传动路线是从输入元件到输出元件,两排顺序传递时,是从前排传至后排;而挡位线的作图顺序是从输出元件等于 1 开始实行,两排顺序传递时,是从后排传至前排,最后再到输入元件,并可求出输入元件的转速。
但在有些三排行星机构的挡位线杠杆图中是两种不同转速输入,其往往不能采用顺序作图,即输出 1 点与制动0 点连接。而采取挡位的传动路线顺序,以常规转速输入为 1,再和减速转速输入点连接,输出则不为1 点。只能再用该点读数的倒数来表示转速或速比。
一、ZF5HP24 威尔逊 5 挡的各挡位线(图 11、12)
三排行星机构的传动比不相同,是80/30、75/24、90/35,其三组共体元件S2、S3 一 组 ,I1、PC2、I3 一 组 ,PC1、I2 一组,PC3 输出。
以中排 75/24 为基准。
前排与中排的比例关系及向后延伸长度为:(24/30)×80=64
后排与中排的比例关系及 PC3 分段长度为:75:(90+35)=X:35
X =75×35/125=21,则 90所对应点是75-21=54
基准横座标位:S2、S3(54)PC3(21)I1、PC2、I3 (24)PC1、I2(64)S1。以第二排为75、24 基本点作出 S2 和PC2、I2 三点 。 再以 S3、I3 的 75 按90:35 分段得 54 和 21 的 PC3 点,再以I1、PC1 的(24/30)×80=64 作出 S1点。
1挡:后太阳轮主动、后齿圈制动,PC3输出1点与I3 0点连接
(54+21):X=21:1
X=75/21=3.571
2 挡:后太阳轮主动、中齿圈及前行星架 制 动 ,PC1 输 出 1 点 与PC1、I2 的 0 点连接,(与 5 挡同线)。
(54+21+24):X=(21+24):1
X =99/45=2.200
3 挡:后太阳轮主动、前太阳轮制动,PC3 输出 1 点与 S1 0 点连接,
(54+21+24+64):X =(21+24+64):1
X =163/109=1.495
4 挡:过 I2、PC3 输出 1 点与基准横座标的平行线,X=1
5挡:中行星架及 I1、I3 主动、前太阳轮制动,PC3 输出 1 点与 S1 0点连接,(与 2 挡同线)
(24+64):X=(21+24+64):1
X=88/109=0.807(84):
X=(42+84):1
X= 84/126 =0.667
倒挡:前太阳轮主动、前齿圈、中行星架和后齿圈制动,PC3 输出 -1点与I1、PC2、I3 的 0 点连接
(24+64):X=21:-1
X=-88/21=-4.190
二、威尔逊 6 挡的各挡位线(图13、14)
三排行星机构的传动比为,是85/40(双级式)、85/36、85/37,其三组共体元件S2、S3 为一组,PC2、I3 一组,I1、I2 一组,PC3 输出。
是以中排 85/36 为基准。
后排与中排的太阳轮共体,是同方向的。他们比例关系及延伸长度为:
(85+37):85=85:X
X=85 ×85/122=59.22 PC3 至 I3
点 85-59.22=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