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学会运用常见诊断工具,促使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为了使教学工作能适应汽车技术发展、贴近行业需求,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以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为根本目标。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满足行业需要。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及主要特征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初起源于德国,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行动导向教学法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2.主要特征
(1)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特征;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特征;
(3)“知行并进”的教学方法特征;
(4)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特征;
(5)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特征。
二、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每个环节都有教学目标要求、能力培养要求、工作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个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从《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选取其中一项任务,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1.教学准备
任务名称: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
学时:4
场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实训中心
学生分组:6~8 人/组
故障现象:发动机可正常起动,但怠速不稳定,抖动,甚至熄火。
工具及设备:实训轿车 3 辆,故障诊断仪 3 台,数字万用表 3 个,常用工具 3 套。
备用资料:实训车辆维修手册 3本,存有维修资料的电脑 2 台,学生自备其它相关书籍。
2.教学实施
(1)资讯。教师讲解必要的诊断知识。教师提供车辆维修手册、网站网址和多媒体资料等相关信息,并发放接车修理工单,要求学生明确任务和目标,自己查找获取车辆信息及相关技术资料等。
(2)计划。在完成相关信息获取之后,教师分配实训故障车辆,提供相关检修设备、工具,并接受学生咨询。将学生分组后,由各组根据获得的信息,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讨论排除故障的方法,然后由组长负责制定工作计划。
(3)决策。根据学生上交的工作计划,教师组织所有学生集中讨论,找出方案中的缺陷与不足。最后,依据维修企业真实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最佳实施方案,该方案中应该包括故障诊断的流程、设备及工具使用规范及检修注意事项等。
(4)实施。各组学生依据工作计划,对故障车辆进行试车→诊断→排除→试车。教师注意观察和指导,并注意记录学生的表现,如学生有无违反操作规程、工具使用是否得当等。
(5)检查。当故障排除完毕,教师查看故障是否排除,是否在检修过程中造成新的故障等。
(6)评估。先是小组互评;再是小组成员间互评;第三,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最后学生做出任务工作总结。在评价时应重点按照计划制定是否得当、操作方法是否正确、故障是否排除、有无违反操作规程、工具使用是否得当以及操作现场是否整洁有序等标准进行。
通过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师是在行动中引导教学、组织教学,学生通过任务来开展学习,并且学生从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决策、任务实施、评价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目的,有利于解决该门课程涉及内容广、实践性强的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