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以车联网智能化应用真正抓住车主用户和提升体验
“互联网+”汽车后市场应该在线上集客,线下服务,当然亦可反向的线下集客,线上服务。这需要软件和硬件相结合,所谓的软件即是包括PC和移动端的网络平台和各类营销和推广工具,而硬件则是用车联网设备(如
OBD智能盒子等)真正地将车主、用户抓住,通过大数据和云端的智能化实现时时服务车主,让汽车后市场真正成为无缝化链接才是未来的成功之道。
车联网智能硬件的方向,当下很多企业都在从
OBD设备(如路宝盒子、GOLO盒子等)开始,但是笔者觉得,从用户参与的角度来说,行车记录仪更合适,当然要有平台化思维,从哪个点切入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给用户带来最大的参与感。汽车后市场的大数据应用,其实保险公司一直都在做,而且很简单,那就是通过
OBD盒子收集车主的驾驶行为数据,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违章,那么给他的保险就可以打很低的折扣;对于经常违章、发生车祸的车主,就可以拒保,这不仅能增进投保数量,更能增进保险的质量。再者就是车辆的使用时间和闲置时间,可以为分时租赁等其他衍生业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车联网智能硬件,车主的驾驶行为很容易获得,而通过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实时路况的大数据就更有价值,如果一个城市里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辆车安装了同一种行车记录仪,即可实时上传所拍摄到的路况信息到云端,那么这个城市的所有路况信息的大数据便近在眼前,这对其他车主也是很有价值的,甚至于未来预设导航目的地和行车路线后,预测下个时段的路况信息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一个几乎真实的结果。
汽车后市场是一块肥肉,抢滩登陆进来创业的很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即便找到痛点但其解决方案还是有问题,痛点不是卖点,能否成为卖点为未可知,比如上门服务,解决不了的是上门前的精准诊断,而通过车联网智能硬件
OBD的远程诊断功能却可以很好解决,但是
OBD要安装和数量优势才可以产生大数据,有了大数据才可以真正从底层颠覆修车的信息不对称的痛点。
2 涉足“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的途径
汽车后市场的蛋糕,大家都有兴趣,目前涉足“互联网+” 汽车后市场的模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模式是百度地图基于LBS的车主服务,以场景位置出发辐射用户。这种模式针对的不仅仅是现有车主,而是所有百度地图的用户,即使你现在没有车,未来才会买车,百度也把你纳进来,汽车后市场对于百度而言,既有存量也有增量,所以这一块市场容易“吃”。因为百度地图庞大的装机量,这种模式不需要像创业公司那样花重金去推广,用户手机已经自带,潜在用户基数很大,推广成本很低。目前,在百度地图上陆续推出的加油、代驾、汽车保险,再加上最新推出的
汽车保养服务,已经将近1亿车主牢牢绑在百度地图的服务网上,而同时3.26亿的月活用户中也隐藏着潜在的增量。从体验角度来说,因为车主、智能手机、汽车是三位一体的,智能手机在哪里.车就在哪里,所以百度可以基于LBS提供更精确的汽车后服务。在售后方面来说,百度与国内领先的4S店服务平台“乐车邦”合作,实现百度地图作为生活服务平台的“跨界服务”,而且百度地图本身就可以导航,同时能记录登陆车主的轨迹,通过后台的人工智能判断,基于车主位置推荐正规4S店,而非仅仅提供可提供保养服务的商家列表,未来基于行车路径,只要车主输入一次初始信息,百度很容易实现车主需求预判的提醒功能。譬如车主登记了2 000 km里程,汽车是5 000km换机油,百度地图记录了车主2 800 km行程之后,就可以提醒车主要更换机油了。
百度地图同时还是一个O2O的入口,通过百度的车联网和汽车操作系统,未来的车会更聪明、更智慧,车辆根据位置和场景会自动提醒车保养汽车或者进行其他消费。百度地图可以自动把提供服务的商家列出来,同时把商家的历史成交与评价列出来,让用户可以从中选优。这比用户单纯根据APP的优惠去“瞎猫撞死耗子”要强得多。如果数据与资源利用得当,这种模式的体验是最好的,但是入口到体验,需要做好地推,把各地的汽车相关商家纳入进来,同时还得同电商合作,让车主在地图内就可以完成所有消费。
这种模式理论上很美好,可以成为统一的入口取代掉其他方式,但是具体做成什么样子还得看百度地图的后续动作。
第二种模式是从点及面模式,也就是车点点、途虎洗车等各种洗车、养车类APP。这种模式,针对的是有单一需求的存量车主用户(有洗车需求的用户,养车需求的用户),通过补贴吸引用户安装使用,建立起来与用户的联系,通过持续的优惠,让用户养成消费习惯,进而附带上其他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让用户在其APP中完成消费。目前,车点点、途虎洗车都号称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补贴的持续性和消费习惯的养成,洗车补贴其实和吃饭团购红包、打车红包的性质类似,都是烧钱买用户,但是从这类APP的历史看,都是有钱有用户,没钱没用户,被宠爱的用户并没有太高的忠诚度,谁家补贴高就用谁家的,都没有补贴就不用,用户获取成本与维持成本极高。从团购、打车软件的历史看,最终这类软件的宿命是烧钱完毕后合并或者依附于巨头,很难成为未来汽车后市场的统治者。
第三种模式是从电商切入,以面带点模式。这类模式的代表是阿里(图7)和京东(图8),他们本来都是电商巨头,关注到汽车后市场的消费。因为车品本来就是阿里、京东商品的构成部分,然后这两家又做汽车电商,与4S店和经销商建立联系,而车品与汽车电商很容易与汽车后市场联系起来。于是,这两家也切入了汽车后市场,他们的模式还是电商式的,把汽车售后市场电商化,线上购买,线下消费,然而,其重点都是在车品上。
以京东车管家为例,虽然京东车管家也提供了洗车、保养之类的服务,还有加油查询、违章查询等,但是京东车管家的重点在于润滑油、火花塞、三滤、轮胎、
蓄电池等这些汽车用品上。电商切入的厂商意图明显,他们要做的是传统汽车用品渠道的替代,让用户从他们手中购买汽车的消耗件,获取电商的利润,而其他服务只是销售的配套,譬如买了轮胎给你换轮胎服输务,还是电商卖东西的思路。但是,这种 模式有一个明显的短板----拓张增量市场动力不足。针对已存在的车主市场,可以覆盖有精准需求的车主用户,但覆盖范围有限,仍然难以获取增量用户,而且重销售,线下服务体验优势不足。这种模式未来会是汽车后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电商对传统销售商的替代,让车主本来其他途径购买的商品转到自家的电商平台来,但不是入口。
目前汽车后市场充满了欺诈与暴利,车主因为信息不对称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而未来,在互联网与汽车后市场结合起来之后,一切都会不同。未来,用户购买汽车后,只要输入简单的信息,通过大数据与数据的互联互通,互联网厂商就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用户的需求,并且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不再是不对称的,车主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获得价格合理的汽车后服务。而互联网厂商则可以通过采集用户的数据、商家的信息、汽车的轨迹资料、用户实时的位置,有针对性地提供最适合用户的服务,通过用户体验占据汽车后市场的入口,获取丰厚的利润。
汽车后市场潜力巨大,互联网厂家加入可以颠覆市场,改变行亚,获得多赢。而从目前的几种切入途经着,创业公司的从点到面,一和电商的从面到点前途都不甚光明,而基于LBS地图服务切入的路线有最好的体验,有望成为未来的入口。现在百度地图已经开始发力,未来阿里恐怕也不会浪费手里的高德地图,地图入口将成为汽车后市场未来的胜负手。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