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支撑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以千百年来,农业工作者一直以发展先进适用的农业耕种模式取代传统落后耕作模式为己任,代代相传,持之以恒。
肇州县作为黑龙江省西南部农业粮食主产区,历年来玉米播种面积都很大,全县222.8万亩耕地,每年玉米播种面积都在190万亩以上,因此,长久以来,肇州广大农机工作者都把试验示范现代化土壤耕作模式作为工作的重点,不遗余力地去探索适应肇州地域特点的新型耕作模式。
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结合肇州实际特点,我们总结出了肇州宽窄行免耕精量播种技术耕作模式,目前肇州县拥有2行、4行、6行免耕精量播种机30余台,年实施推广免耕播种面积均在4万亩以上。
1 宽窄行免耕精量播种技术耕作内容
宽窄行免耕精量播种技术是以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施肥、深松和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实施,可极大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具有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
(2)保护农田,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
(3)缓解沙尘天气危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大风扬沙65%,改善生态环境;
(4)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作模式是以上一年秋机械深松整地为前提,第二年在秸秆覆盖地块不整地、不起垄。
2 技术路线
秋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覆盖一春免耕播种一生育期杂草病虫害防治一伏前深松施肥一秋机械收获粉碎还田。
3 技术要点及播种方法
玉米宽窄行免耕播种技术以保护性耕作技术为核心配合其他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出苗率,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作用。经过近些年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我们总结归纳出来通过实施该项技术可达到一下效果,一是可以有效保护土地;二是可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三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四是节省农村劳力;五是有利于农村土地整合。主要技术及操作规程如下。
(1)收获:上一年秋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或用秸秆还田机实施还田。作业质量: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 cm,粉碎率不小于90%;覆盖均匀。
(2)免耕精量播种:以大中小型免耕播种机在垄侧50 cm苗带播种施肥一次性完成,休耕带80 cm(下一年播带和休耕带互换);亩播种量为1.5~2. 5 kg;株距控制在21~23 cm ( 7寸)左右,亩保苗控制在4200~4600株之间;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实际控制在2~4 cm之间;施肥深度一般在8~10 cm(种肥分施),即在种子下方4~5 cm;播前要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种衣剂处理或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进行种子处理。质量要求:播种时,直接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施肥量一定要施足作物全年生长所需肥料,促进作物早出苗,出齐苗,出壮苗。
(3)机械植保喷药: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和出苗后对土壤表面喷施化学药剂,实现封闭灭草。对于所选用的药剂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含水量的多少,按药品说明书确定药量。具体要求:①病虫草害防治要求。为了能充分发挥化学药品的有效作用并尽量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必须做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安全可靠的喷药机械,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②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除草剂在播前或出苗前施人土中,施除草剂和松土混合可联合作业,也可在施药后用松土部件进行松土配合,我县一般采用播后苗前施除草剂。
(4)田间管理,不铲不躺:在农作物中耕时不铲不趟其好处在于:一是减少了人、机、畜进地次数,使土壤理化性能得到保护,提高了土壤的抗灾、减灾能力;二是免去铲躺过程,保护作物根系的发育,不仅增强了农作物抗风灾的能力,而且还减少外来压力,土壤团粒结构能够得到保护,增强土壤接纳雨水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5)秸秆收获和秸秆覆盖: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
4 注意事项
(1)播种时,秸秆覆盖量以秋收秸秆残留的30%~40%为标准,多余秸秆出地。秸秆过多影响免耕播种的精量性和出苗率。
(2)要做到在间隔深松基础上每3年深松一遍。
(3)伏深松后每隔16 m左右应该留出两条行车垄,以备后期病虫害防治、药免服务,因为伏深松后地块在雨后无法进车进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