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同时对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具有一定影响。水稻作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市场需求量也相对较大。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水稻作物培育工作的研究。机械设备和育苗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对生产效率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对水稻机械化插秧和育苗技术进行推广,可以有效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
0 引言
在我国人口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下,对水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水稻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为此大多数的青壮年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快速转移使得水稻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利用机械化生产代替人工劳动力生产是发展水稻种植的必然之举。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利用机械技术代替人工生产,可以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1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推广应用的意义
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偏低,人们生活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农业种植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很难支付家庭的开销。为此,在务农人员中的年轻劳动力大多数都会选择进入城市发展,这就造成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减少的现状,对水稻种植的效率带来一定影响。这也突出了机械化生产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插秧和育苗技术,来保证水稻种植的效率和产量,从根本上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了加大对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力度,相关部门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对于购买农业机械的人员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这有效激发了农民使用农机的热情,进而促进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生产实施。
2 水稻插秧、育秧机械化推广存在的问题
2.1机械化技术育插秧要求严格
为了保证水稻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在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插秧的过程中,需要在保证插秧质量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插秧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机械插秧的自身优势,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率。在对以往水稻栽培中插秧机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水稻插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插秧操作中需要依据当地的插秧分布需求选择相适应的插秧机。插秧的过程中,要保证各个秧苗的分布距离一致,根系不得断开。通常来讲,较为常用的插秧机机型为6行插秧机和4行插秧机,对于插秧机的规格,可以根据地块的大小来决定。
实际插秧之前,需要对秧苗进行优选,确保秧苗的健康生长,不得存在病虫害现象。只有保证秧苗的正确选择,才能确保水稻的后续生长质量,秧苗的质量与水稻的产量具有直接影响关系。为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将秧苗选择作为重点内容。
水稻栽培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有多种育秧方式。较为常见的几种为工厂化育秧、双模育秧和软盘育秧。与传统的育秧方式相比,对机械技术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升。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农民更乐于选择传统的育秧技术,这也是机械化育秧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2水利工程的相对落后
水稻栽培的过程中,除秧苗选择之外,种植区域的含水量与水的深度对稻苗的后续生长也具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稻苗的健康发育,在插秧之后,还需要对地块内的水量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做到适时排水。但是在实际插秧过程中可以发现,水量的深度很难控制。尤其是在水利工程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稻田灌溉成为水稻栽培主要难题。在采用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的过程中,对种植区域的水深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水深要求无法达标,就会对水稻种植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3农民对机械化技术适应能力较慢
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虽然政府方面针对农民展开了相关的农业知识培训,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农民的农业种植水平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由于农民缺乏对机械技术应用效果的认识,致使在开展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不愿意接受新的技术知识,这对农机推广的进度将带来严重影响。因经济水平的限制,部分农机推广机构存在设备设施落后的现象,也会对机械技术的推广质量带来一定影响。
3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推广对策
3. 1科学育秧,把好育秧关
水稻育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在进行水稻栽培的过程中需要给予育秧阶段足够的关注,控制好育秧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的育秧人员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水稻栽培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育秧环节的顺利开展。为了保证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在进行育秧时需要严格按照水稻插秧机的插秧需求对育秧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的有效结合。水稻插秧机的作业环境以大田作业为主,但是每个农户分割的田地面积有限,要想实现插秧机的有效使用,就必须做好对田块的有效修整,确保其与大田比例相符,能够有效应用插秧机进行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