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硬盘物理故障修理
1.故障分析及处理步骤
如果硬盘盘体物理损坏,一般而言,除更换硬盘以外没有更好的方法。硬盘驱动器除具有较复杂的电路外,还具有大量的极其精密的机械部分。当硬盘密封头、盘组件等部分发生故障时,要在净化环境中才能打开机盖进行检查与处理。因此,硬盘物理故障的维修难度较大,一般非专业维修人员很难对硬盘的器件故障进行检测和维修。下面简要介绍物理故障的分析与一般的处理步骤。
(1)首先检查CMOS设置中是否丢失了硬盘配置信息。测量主板上COMSRAM电路,查看电池是否有故障,或者元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是否损坏,这些原因可以造成CMOS中的硬盘配置参数出错。
(I)通过加电自检测试。若屏幕显示错误信息“1701”或“Hard Disk Error,说明硬盘本身故障。或者硬盘适配卡未插好,或者硬盘与硬盘适配器的插接处未插好,或者硬盘适配器有故障等。
(3)关机,打开机盖,测试+ 5V, + 12V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源盒风机是否转动,以此来判断外电路是否供电正常。
(4)检查信号电缆线,插头与硬盘适配卡是否插好,有无插反或接触不良。可交换一些电缆插头试一下。
(5)采用“替代法”来确定故障部件。找一块好的硬盘适配卡(或多功能卡)替换该硬盘适配卡,比较判断是硬盘适配卡还是硬盘驱动器本身有问题。
(6)观察步进电动机是否卡死,如果卡死,用手拨回到起始位置。
在检修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测试、分析,找出坏的元器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硬盘适配卡。经以上的处理后,只要不是硬盘盘体本身损坏,仅仅是一般性的接插件的接触不良或外电路故障则多数能够迅速排除。
2.硬盘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
如果经过以上的处理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则硬盘系统的相关器件可能已经损坏。此时,可运用以下的方法继续检测。
1)替换法
是用备份的插件、器件替换有故障的插件、器件,或者把相同的插件或器件互相交换,然后观察故障变化的情况,依此来寻找故障原因。当POST自检后屏幕显示错误信息“1701”或“Hard Disk Error”,确定故障在几块集成片时,可采用替换法来逐步缩小故障的查找范围。例如,用正常的电路板替换怀疑有故障的电路板,将被怀疑的集成电路芯片从管座上拔下,插上新的芯片。如果某个器件插换后正常,则说明被换下的板或芯片有故障。
注意:在检修硬盘时,为了区分是电路故障还是盘体故障,可先用一相同型号的好电路板替换待修电路板。如果能正常工作,则说明是电路板的故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则说明盘体有故障。
2)测电阻法
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元器件的内阻,根据其阻值的大小或通/断情况,分析电路中的故障原因。一般元器件或部件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对地或对电源都有一定的阻值。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经常会出现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的情况。一般正向阻值在几十欧至100Ω之间,而反向电阻多在数百欧以上。但正向电阻决不会等于0或接近0,反向电阻也不会无穷大,否则,就应怀疑引脚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的情况。当断定硬盘子系统的故障是在某一板卡或几块芯片时,则可用电阻法进行查找。关机断电,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器件及板卡的通/断、开路、短路、阻值大小等状态,如图3-4所示。
若测量硬盘的步进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阻阻值为24Ω,则符合标称值;如果阻值为10Ω左右,表明有局部短路故障;如果阻值为0Ω或几欧,则表明绕组短路、烧毁。硬盘驱动器的扁平电缆信号线常用通/断法进行测量。硬盘的电源线既可拔下单测,也可在线测其对地阻值。如果阻值为无穷大,则为断路;如果阻值小于10Ω,则应怀疑局部短路,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3)测电压法
如图3-5所示,在加电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元器件的各引脚之间对地的电压大小,并将其与逻辑图或其他参考点的电压值进行比较。若电压值与正常参考值之间相差较大,则该元器件有故障;若电压正常,说明该部分完好,可对其他元器件测试。硬盘电源与软盘插线一样,有四个线头,分别为+12V、+ 5V、-5V和地线。硬盘步进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12V。硬盘启动时,电流较大,当电源稳压不良时(电压从12V下降到8.5V),会造成转速不稳或启动困难。I/O通道系统板扩展槽上的电源电压为+12V、-12V, +5V和-5V。板上信号电压的高电平应大于2.5V,低电平应小于0. 5 V。硬盘驱动器插头、插座按照引脚的排列都有一份电压表,高电平为2.5V~3. 0V。若高电平输出小于3V,低电平输出大于0. 6 V即为故障电平。逻辑电平的测量可用示波器测量或者用逻辑笔估算。
4)测电流法
如图3-6所示,如果有局部短路现象,则短路元件会升温发热,并可能引起熔丝熔断。将万用表串联入故障线路,核对电流是否超过正常值。硬盘驱动器适配卡上的芯片短路会导致系统负载电流加大,驱动电动机短路或驱动器短路会导致主机电源故障。硬盘电源+12V的工作电流应为1. 1A左右。当硬盘驱动器负载电流加大时,会造成硬盘启动时好时坏。电动机短路或负载过流,会导致熔丝熔断,严重时则导致电源块、开关调整管损坏。在加大电流回路中,可串联假负载进行测量。如果安装有熔丝,则可断开熔丝的一头,将万用表串联入线路进行测量。如果是在印制电路板上的某芯片的电源线,可用刻刀或钢锯条割断铜箔引线串入万用表测量。电动机插头、电源插头可从卡口里将电源线起出来串联入万用表测量。
5)信号寻迹法
如果条件许可,可送入测试信号源至故障部位进行测试。用逻辑笔或示波器按逻辑图进行检测,如果被检测部分出现波形延迟过大、相序不对、波形畸变等现象,则说明故障点就在此部分,应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当输入端送入测试信号,可用逻辑笔寻迹器或示波器查找信号输出的踪迹,按逻辑图查对电平变化。例如,如果连接硬盘驱动器的接口线输入端有信号,输出端无信信号输出,则可断定故障出在第三级电路上。用逻辑笔寻踪粗糙一些,准确测量脉冲波形和幅值还得用示波器。对主要测试点的控制信号、选通脉冲、接口信号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故障点。将万用表串入电路测量电流如图3-7所示。
3.2.3硬盘电路快速维修
硬盘电路应用的元件比较少,但是故障率较高,本节将介绍硬盘电路的维修方法及常见的硬盘电路故障。
1.硬盘电路的基本检修方法
(1)看电路板上有没有少元件,少了要加上。芯片有没有接触不良,松了要加焊元件有没有烧坏或电路板有没有烧烂,换元件就要小心了。
(2)用手摸电路板(通电),看有没有元件发热,发热不正常的要看是不是电压高了或有元件短路故障了。没有发热也说明元件没有工作,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板的工作电压是否正常。
(3)通电观察指示灯闪得是否正常,闪一下说明主芯片坏了。微闪且如果工作电压正常,则说明为主芯片坏。微亮且工作电压正常,则为主芯片坏,驱动芯片坏。
(4)看电路板的质量(成色),质量(成色)好大多是芯片坏,质量(成色)差的多会出现接触不良故障。通电后,用手大力压芯片看是否会对盘的工作有影响。
(5)电路板的芯片脚比较细,要有耐心和精力集中。吹芯片时温度也要调好,太高了会吹坏芯片。
2.电路部分常见故障维修。
检修电路部分故障时,主要准备的设备和仪表有电源、万用表、电烙铁或热风枪等。检修时,首先将计算机电源接入交流插头,将硬盘插头与电源插头接好,将电源输出插头中的绿线与黑线短接,即可启动电源,如图3-8所示。
1)供电电路故障
供电电路故障一般是开机后显示“DISK BOOT FAILURE , INSETR DISKAND PRESS ENTER”的错误信息,如图3-9所示。主要故障是数据线,电源线、硬盘设置跳线错误等,其次为BIOS设置错误。
(1)电源引入接口故障检修。当硬盘接通电源后,手摸硬盘没有震动感,听不到硬盘转动的声音时,应首先检查5V、12V电源接口电路,如图3-10所示。
当发现输入电压不正常或断电,应重点检查是否焊接点,如有虚汗和开焊,
应用电烙铁或热风焊枪进行焊接,如图3-11所示。
(2)内部供电电路检修。在检修供电电路时,主要采用在路测量法和电压检测法及元件代换法检修。
当5V和12V电源正常时,可按照下面步骤直接检测供电输出隔离二极管,电机驱动供电二极管,供电电感及场效应供电管、稳压器、主轴电机驱动IC供电,主轴电机供电端子等电压,控制IC电路电压等,如图3-12~图3-18所示。当哪一点无电压时,应用在路测量法检测元件是否损坏或用代换法直接代换元件。
在实际维修中,当检测到各供电电压正常时,如怀疑是集成电路损坏,则直接更换电路板(可找到相同型号的硬盘主板代换);如代换电路板后,硬盘依旧不能工作,可按照第2章介绍的开盘方法检修盘体。
2)数据线接口故障
当电源接口及供电电路正常时,主轴电机可以正常运转,则故障应在数据信号处理的电路,此时应先检查数据线接口是否有接触不良及虚焊是否开焊,如有应对其进行焊接,如图3-19所示。
当焊接数据线接口后,如果还是找不到硬盘,则应检查盘体与电路板接口是否有氧化或因接触簧片变形等原因造成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有应用镊子校正簧片,并用细砂纸打磨电路板触点及簧片,如图3-20所示。
经过以上处理后,如果还不能识别硬盘,则应检查排阻、数据处理芯片及缓存等电路。可先用热风枪整体焊接,以排除虚焊接的故障,如仍不能排除故障,应跟换缓存及数据处理芯片,如图3-21所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