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包年699元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家电技术 > 维修教程知识 > 学习园地
电子电路的接地方式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0-07-30 16:21:57



  在电子设备中。正确的接地是抑制噪声和防止干扰的重要方法。

  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不仅会降低电路的精度,甚至可能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最简单的例子是:在音响设备中,如果接地不正确,将在扬声器中产生讨厌的嗡嗡声。这里说的“地”,指电路的等电位点,即电路或系统的基准电位点。

  一般的接地方式有两种:

  即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多点接地适用于高频电路。在直流或低频电路中,应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在一点接地中又分串联接地和并联接地,如图1、图2所示。由于所有的导线都具有一定的阻抗(包括电阻和电抗),当直流或交变电流流过接地线时,将产生一定的电压降,这就使地线上的两点间电位不相等,如图3所示的串联接地电路中,R1、R2、R3分别是相应各段地线的等效电阻,I1、I2、I3则为放大器A1、A2、A3流入接地点的电流,则有VA=(I1+I2+I3)Rl,Vs=VA+(I2+I3)R2,Vc=VA+VB+I3R3,此时三级放大器各接地端A、B、C的电位均不为零。

  在图4所示电路中,显而易见A、B、C三点的电位分别为VA=I1Rl,VB=I2R2,Vc=I3R3。比较以上两种接地方式,对同样的放大器和同等的地线阻抗来说,并联接地时,各放大器接地点的电位更接近于地电位,且各级电路之间的信号地电流不致形成互相的耦合干扰,而对串联接地的图3电路中的A点电位,除受本级工作电流I1的影响外。变化的I2、I3通过R1也将形成干扰信号(△I2+△I3)R1,并通过A点送入放大器A1形成不应有的极间耦合。当这种极间耦合构成正反馈时,有可能使电路的稳定性降低,甚至形成自激振荡。所以,在低频或直流放大电路中,采用一点并联接地方式较为理想。

  一点串联接地方式虽不如并联接地合理,但由于比较简单,便于印刷板电路的布线,因而在前、后级电路的信号电平差别不大(如都是小信号前置级放大)时,也可使用。不过应当注意把接地点设置在信号电平最低的最前级(如图3中的A点),因而该点最接近于地电位,而不应置于图5所示的最后级,因为这时A点电位偏离地电位最多,各级电流对输入级的影响也比前一种接法大。若各电路间的信号强度相差很多(如前置级与功率放大级在一起)就不宜采用串联接地了,因为这时功放级很大的地线电流将对前置级形成较大的干扰,故功放级地线应和前置级分开并单独引出地线接到公共接地点。见图6中的A4。

  
在高频放大电路中不宜采用图7的并联接地方式。这是因为电路连接线具有分布电容和电阻,而地线也具有一定的电感。

  为实现一点接地而形成较长的地线,增加了地线的阻抗,地线间分布电容和地线电感的影响。会造成放大器前后级相互间电容和电感耦合甚至自激。这对于干扰的抑制是很不利的,因此高频电路中,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9,242.19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