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汽车车顶碰撞严重损坏的维修技术
1.汽车车身顶部碰撞严重损坏的分析
车身车顶碰撞严重损坏修复是车身碰撞损坏中最复杂碰撞案例。汽车车顶、车身侧围、车身前、后风窗构成乘员室。如图81所示,为车身框架结构外部覆盖件,车身车顶前与车身前风窗相连,前风窗玻璃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密封等,车顶与侧围直接相连,其连接强度和质量是车身抗碰撞性能、安全性能、密封的重要因素;另外还会影响到车门的安装与关闭、密封等重要问题。
(1)汽车车身车顶强度分析
车身车顶强度试验是评价汽车发生翻滚事故时,为了确保乘员生存空间,车顶应具备最低强度,减少在汽车翻滚事故中车顶挤压变形造成对乘员伤害。如图82所示,试验时将汽车固定一个刚性平面上,用762mm ×1829mm的刚性平板对车顶加载,加载的角度为前倾5°、侧倾25°,加载初始点在加载装置下表面中心线上并距车顶最前端254mm。在垂直于加载平面向下的方向,以12.7mm/s的速度加载,直到载荷达到汽车装备质量的1.5倍为止,此时加载平板的位移不应超过127mm,试验应在120s内完成。这个实验说明汽车车身设计的理念主要是防止汽车在发生翻滚时,乘员室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
(2)汽车车顶损坏的判断与侧量
车身车顶严重损坏从汽车的外观和碰撞的事故发生的情况来看,汽车车身碰撞直接可能受到影响的是车身侧围和前、中、后立柱,为了准确判断碰撞对车身损坏的情况,如图83所示;可以按图中的方法对车身前部、风窗和车身内部的控制点进行测量,来判断碰撞是否对车身的其他部位造成了影响;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领就是测量车身四个控制点,从对角线的长度的相对误差来判断车身控制点是否变形或移位。
汽车车身一般都是对称布置,车身测量四个控制点常构成距形、长方形、梯队;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测量这些图形的对角线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来判断这些控制点是否移位或变形。从图83中可以看出,当测量参数对角线的距离不相等时,可以得出测量控制点是向左还是向右倾斜;应特别注意图中介绍的一种情况,当测量控制点的变形量相同时,可能测量控制点对角线的距离是相等的,因此,修复人员应根据碰撞损坏情况,再选择车身同一边上的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并与车身技术文件中的参数进行比对来判断这些控制点是否变形和移位。
汽车车身是一整体箱体结构,因此,任何部位的变形和移位都会直接影响车身的其他构件的变形和移位,从车身结构中可以看出,直接与车身车顶连接,又便于观察的,就是车身车门立柱的框架与车门间隙、前发动机盖与翼子板的间隙、前发动机盖与前照灯的间隙、风窗玻璃与风窗框的间隙、车身后厢盖的间隙。应仔细检查这些部位间隙的变化,还要注意间隙是否均匀(图84),其中车身侧围门立柱与车门的间隙应特别注意检查。检查这个部位时,应注意区别由于车门长期使用造成车门与车身立柱产生的间隙,如果是由于车身车顶碰撞损坏,车身左右产生的间隙应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仅用眼观察不能判断时,应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测量。
图85所示的案例发生在夜间灯光照明不好的道路上,一辆重型卡车因故障停在公路行车道上,车上装载有钢板,由于钢板很长,伸出汽车车身的尾部很多,驾驶员没有设置必要的警告标志。此案例的事故车也行驶到这条道路时,由于道路照明不好,驾驶员的驾车车速也较快,没有观察到停在道路上的重型卡车及卡车装载的钢板伸出车身的长度。事故车以较高的车速碰撞到卡车,卡车装载的钢板正好沿轿车车顶部位,如同刀切一样将汽车车顶碰撞,造成车身顶部碰撞严重损坏。
经过对碰撞进行分析、观察和测量,可以看出这些部位的间隙均匀都没有明显变化,此次碰撞的损坏只限于车身车顶部位。汽车车顶碰撞严重损坏的修复,车身修复人员不仅需要熟悉汽车车身结构、工艺、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使用多项车身维修技术,例如车身连接维修技术、车身焊接维修技术、电阻焊、钎焊、车身构件更换维修技术、车身测量技术、车身校正维修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