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化”车型开发是跨国车企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流行的产品开发战略。本文对全球各大车企典型汽车平台及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平台化”车型开发的优劣势进行对比,预测未来汽车平台开发的发展方向。
一、汽车“平台化”的意义
所谓“平台”,是指汽车厂商在设计车辆时,将能够通用互换的各种汽车核心技术(如车身结构和底盘技术等汽车中不变的系统)整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平台特性决定着汽车的基础性能。“平台化”对汽车制造、研发以及供应和服务链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为实现汽车行业世界范围的兼并重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车企通过实施“平台化”战略提高了规模效应和产品通用化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有利于零部件的集中管理,便于降低成本。同时,降低了开发风险和管理费用,简化了售后的维修和服务。
业内普遍认为,首个现代意义上的“汽车平台”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大众公司。通过平台战略的实施,大众有效整合了产品系列,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加快了新产品推出的速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20世纪70年代末福特汽车的Fox平台才是首个“汽车平台”。虽然由于福特Fox平台时间跨度较大(近30年),平台车型间零部件通用率不高等因素,业内未把其列为第一个现代车型平台,但这一平台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先驱意义。
20世纪90年代,平台战略在世界各主要汽车跨国公司中兴起,大大增强了跨国公司的竞争实力,进一步拉开了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距离。
二、典型汽车平台解析
1.大众汽车平台
(1)“平台化”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大众率先推出了汽车平台战略,从技术上聚焦零部件通用化和系 统模块化。初期根据车型尺寸级别建立了从 A00到D级、下级的多个车型平台。后续根据发动机的布置方向,大众整合开发出了著名的PL/PQ平台,其中P表示平台,Q表示发动机横置(纵置为“L”),表1为大众汽车各平台。
随着平台战略日趋成熟,大众汽车不断完善集团内主要车型平台的建设,让各品牌车型尽可能共享平台资源,发挥规模优势。2007年,大众发布模块化发展战略,宣布开发模块化平台系统,将旗下8个品牌拥有的超过18个平台整合成4个平台(大众品牌2个)。
从图1大众汽车平台演进过程可清晰看出,模块化作为大众的长期战略一直在稳步推进,并且即将修成正果。
(2)典型汽车平台解析
MQB平台(见图2)是大众新开发的最具代表性的平台。MQB是德语“ModularQuerbaukasten”的缩写,意思是横置发动机汽车模块矩阵。
MQB取代过去各级别的平台,是能够灵活调整轴距、悬架、宽度等尺寸的同一平台,覆盖大众集团从AO级到C级的30余种横置前驱车型。
MQB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部件的通用化,把固定尺寸的部分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其中,动力传动系统、空调(HVAC)单元、车轴、方向盘系统四项占据了附加值的60%。为了实现这一部分的通用,MQB在根据车辆特性调整轴距和前后悬架的同时,使所有车型的发动机舱隔板与前轮的距离保持了一致,即轴距、前后悬架等虽然可以改变,但前车轴与发动机舱隔板的距离固定。
(3)应用大众汽车“平台化”的优势
模块高度柔性化,设计兼容性强。标准化发动机安装位置,减少了发动机、变速器的种类。轻量化程度和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升,MQB平台车型较上代平台车型整车减重40~60kg,对整车节油的贡献度接近25。车型衍生能力强,系列化程度高,通过不同系列模块的搭配衍生出不同品牌诉求的车型。有利于全球零部件供求集中管理,便于集中采购、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