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设为4个学习情境,以汽车手动空调工作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汽车空调不制冷为例,探索了行动导向法在汽车空调课程中的应用,并提出工作页制作的重要性及教师多重角色的问题。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检修工具的使用、检修方法及故障诊断。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都以教师为主体,对于《汽车空调系统维修》专业性及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来说,注人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势必抽象、乏味,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更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本文以汽车空调不制冷为例,就如何在汽车空调课程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法进行了探索。
1 行动导向法的内涵与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全面和合作式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模拟教学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项目引导法和案例教学法、文本引导法等,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其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经济平稳快速地发展,企业对高技能人才产生了强劲的需求,行动导向法为提高教学成效开辟了新途径,促进学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无缝对接。
2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汽车空调系统维修》教学中的运用
《汽车空调系统维修》课程在开发中确立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学习任务来源于真实工作,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理论与实践,形成4个学习情境,汽车空调的日常维护,汽车空调系统部件的拆检,汽车空调系统控制电路检修,汽车手动空调工作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每个情境包括若干个教学子情境。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学和做中逐渐形成系统化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下面以《汽车空调系统维修》课程情境四汽车手动空调工作不良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其中一个子情境汽车空调不制冷为例,探索行动导向法在汽车空调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首先,通过汽车空调不制冷这一项目作为载体,学生应当能够掌握以下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学过程由8个环节构成,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环节一:情境导入(布置任务、明确任务、要求及分工)
教学内容:
(1)任务导入:通过动画演示接车案例:一辆丰田卡罗拉轿车空调不制冷,故障指示灯常亮,读取故障码为11。
(2)任务要求:①根据客户要求,小组讨论制定故障诊断方案(要求画出诊断流程图);②根据制定的解决方案,进行故障排除。
(3)小组分工:根据学习任务进行人员分工,明确分工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A播放故障案例视频,解答学生疑问;教师B发放工作页。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角色扮演,分析任务要求;就任务内容进行质疑;记录员记录空调不制冷故障现象。
环节二:获取资讯(强化工作过程意识、培养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1)准备查阅工具书、维修资料、检测仪、工作页、考核表等。
(2)各小组启动空调,获取空调故障现象。
(3)结合故障现象,查阅维修手册、教材、视频等资料。
(4)分析空调不制冷的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教师活动:教师A用PPT课件,引导分析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教师B接受学生关于车辆信息的咨询。
学生活动:各小组启动空调,获取空调故障现象;查阅维修资料,讨论空调不制冷的故障原因。
环节三:计划(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与人合作以及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各小组根据故障码提示,通过分析、讨论空调不制冷原因,制定故障诊断的维修方案,并画出诊断流程图。
(2)各小组展示诊断流程图,并派代表介绍诊断思路。
教师活动:教师A审核学生制定的故障诊断流程及维修方案,并对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B巡回指导,观察并记录各组完成情况、学习参与度、分工合作等。
学生活动:
(1)小组研讨:查阅维修手册,制定故障诊断方案。
(2)用彩色画笔和纸张完成诊断流程图。
(3)展示方案:各小组展示诊断流程图,并派代表介绍诊断思路。
环节四:决策(确定诊断流程、锻炼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利用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对故障诊断流程进行修正和确认。
(2)确定故障检修所需的工具、仪器及组装和使用方法。
教师活动:教师A提示设备使用安全注意事项;教师B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利用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对故障诊断流程进行修正和确认;小组讨论确定故障检修所需的工具、仪器及组装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