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由于汽车零部件和车内饰品所含的有毒物质,在汽车使用过程中会将这些有毒物质释放在车内,对人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车内voc管理现状进行简要说明,然后通过多组实验对环境舱法的车内voc释放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解决voc气体释放问题提供帮助,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不受侵害。
0 引言
随着汽车销量的升高,车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长时间吸食有害气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如何降低车内voc释放成为汽车行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环境舱法实际上就是合理模拟环境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反映材料释放现状,获取数据和污染情况有着直接对应关系。
1 我国车内voc管理现状
我国对车内的voc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我国也颁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但是,由于我国汽车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的日益崛起,此项指南已经不在适用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的诉求。此外,《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试方法》已经与目前车辆实际使用情况不相一致,几乎不能有效的反映车辆在行驶状态下车内空气情况。基于此,国家在2016年发布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为进一步优化voc测试方法,促使厂家在生产车辆过程中减少污染,并切断车内空气污染来源。
2 环境舱法的车内空气voc释放相关实验结果分析
2.1车辆下线时间对于车内voc的影响
控制温度、湿度以及风速等各种条件,运用环境舱法进行试验。对5辆试验车的车内苯、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丙烯醛、乙醛和二甲苯8种有机挥发物的释放水平、车辆下线时间的变化和voc衰减特性进行比较发现,车辆下线的时间越长,车内的voc浓度就会相对下降。车辆下线30-60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的下降幅度能够达到40%,而甲醛、丙烯醛和乙醛的下降幅度相对较低,只达到了10%~35%,丙烯醛除高温状态下,其他状态都会保持平稳的状态。车辆下线60天内,在标准的温度下,可以看出苯、乙苯、甲苯、二甲苯和苯乙烯下降的幅度相对于醛酮类物质较快。
2.2车内短期通风对voc的影响
对车辆进行简短的24 h通风实验比较。首先对车辆采取24 h封闭后进行采样,然后打开车门对其进行24 h通风,通风结束后关闭车门在对车内空气进行测试采样。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经过短暂时间的通风后,除了苯之外,甲苯、乙苯、苯乙烯和二甲苯浓度均有减少的现象,达到40%左右;但是对于甲醛、丙烯醛和乙醛来说,短暂通风并不能相对减少其含量,对于此3种物质来说影响效果不大。
2.3不同位置对于voc释放的影响
为了测试IOS12219门:2012和HJIT 400-2007中,车内不同位置对于车内voc释放影响的差异,同时在车内的前排座椅头枕连接中间以及驾驶员头枕和方向盘连接处进行样品采集。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车内的前排座椅头枕连接中间以及驾驶员头枕和方向盘连接处这2个位置的实验结果差距均在15%之内,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3 结束语
对于新生产的汽车来说,下线时间越长,车内的voc下降的水平就会越高,并且voc气体中的苯系物相对于醛酮类物质来说下降的速度较快。对于下线时间较短的汽车来说,通过短暂通风的方式也能够降低苯系物的含量。车内voc的排放量与车内位置之间没有关联性,车内不同位置对voc排放来说都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