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稳步上涨(图1),车主的平均车龄也由原来的不足4年增加到4.5年。但车主常规维保年平均费用下降为为3 021元,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下降了1 023元。总体来看,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仍保持快速上涨趋势,从平台企业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苏宁、国美、滴滴等到整车厂上汽、通用、广本、福特等,再到包括“人太平”的保险企业均参与其中。仅从维修保养类比融资案例来看,2017年超5 000万的有10起,超亿元的有7起,其中更是有车享家的10亿、汽车超人的27亿的超大额融资。同时,可以预见网点数量超1 000家的企业亦将涌现。
2015年是汽车后服务行业最为迷茫的一年,政策松绑、“互联网护、融资、大佬入局等持续冲击,让业内对行业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随着行业回归服务价值、建设基础设施,2016-2017体现了行业信心重建的过程。行业同时发生的是,优胜劣汰、新旧交替。本报告以6家店面为界限对比营收情况发现,网点6家以上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业绩已企稳,下滑占比较少,总体呈上升状态(图2、图3)。
一、项目表现
(1)集体大面积业绩下滑的局面已告结束,整体趋稳状态明显,项目表现上,快修快保>维修饭喷>美容装演。
(2)受益于车龄增加,车主溢出,汽车日常保养的基盘扩大,独立售后快修快保业务总量快速增长。
(3)美容装演仍较为艰难,车主理性、可支配收入有限、未形成美容习惯等是重要原因。
(4)受汽车使用频次降低、汽车性能提升、二次费改,维修饭喷业绩受到普遍影响。
二、行业格局
1.支撑行业加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建立。资本“掐尖”、资源集聚,让头部企业一路领先。行业已基本完成“0-1”模式试错与确立阶段,进入“1-N”的加速发展阶段。预计行业内20%将面临洗牌(非严格数据数据,根据与门店互动数据大致判断)。
2.从消费端来看,相比于“未富先老”的一线城市而言,三四线城市更低的生活压力,让人们对消费升级的追逐更加猛烈。从行业竞争来看,一扛二线城市将面临正面且饱和的竞争。城市化让三四线城市的市场规模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