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锂离子电池
锉离子电池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容量较高的可充电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也无环境污染。最关键的是该类型
蓄电池单体可用电压范围提升到3.6~4.2 V,是铅酸
蓄电池和镍基
蓄电池的3倍以上,很大程度上方便
电动汽车高电压平台的搭建。其比能量高于镍基
蓄电池,可达120~150 Wh/kg,明显优于镍基
蓄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已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家能量储存技术研究领域当中的热点。
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可分为锰酸锂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钻酸锂离子电池和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中国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2017)》中数据表明,目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以140 Wh/kg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好、能够在15 min可以完成80%的快充电优势,多用于在上市的纯
电动汽车中,同时,在纯电动客车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磷酸铁狸锂离子电池导电性差、能量密度偏低这限制了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却高于磷酸铁锂电池23%~46%,既提高了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又方便车辆轻量化设计。
锂离子电池实际应用中暴露的缺点是,在充电电量及储存温度不同情况下,容量会呈现一种逐步下降趋势。另一缺点是,大电流放电性能比较差,实际表现为汽车爬坡中出现动力不足。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只产生热和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电动汽车在启动、运行中,燃料电池不会产生机械振动,所以运行平稳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实际运行中,基本上不会产生任何太大声响,只有55 dB接近人类日常说话声音。按其电解质不同,可分为磷酸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无论在电动轿车还是电动公交车上,均能看到燃料电池身影。
我国的燃料电池电车发展较晚,2001年,通用汽车开发的“氢动三号”燃料
电动汽车就是使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最大输出功率为60 kW,最高时速达130 km/h,一次加氢后续驶里程达270 km,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3 s。2003年亮相的同济大学研发的“超越一号”—我国第一辆燃料电池动力样车,最高时速105.8 km/h,续航里程231 km,从0.80 km/h加速时间为15.4 S。
然而,氢燃料
电动汽车寿命短,车辆只能运行2500 h左右就需更换电池;电池成本高,电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关键材料依托进口;与之配套的加氢站较少。
我国在加快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各大车企都要秉着以减少汽车对生活环境的污染、减轻汽车产业对自然的污染为前提,再基于客户需求采用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类型。
4 燃料电池
自“燃料之父”Willian Robert Grove发表了“气体电池”的原始模型,就为燃料电池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后,制氢技术得到很大提升,氢燃料电池才被应用于发电和汽车领域中。燃料电池作为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环保性好、响应速度、快效率高、启动快等优点,引起
新能源电动汽车研究人员高度重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