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粘结零件硬化质量的检查和机械加工
检查粘结剂的硬化质量,用丙酮擦抹粘结层,如果有溶解现象,则说明没有硬化;如果无溶解现象,则说明已经硬化,可以使用。
用环氧树脂粘结的零件,可以进行机械加工,加工过程中进刀不能过大,速度不能过高,不可冲击敲打。
6 环氧树脂粘结时的注意事项
(1)被粘结的零件表面一定要彻底清除油污、锈层和灰尘,否则会大大降低粘结强度。
(2)加热树脂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80℃,以免硬化剂加入后硬化速度过快,来不及使用。
(3)对被粘结零件,如果施加适当压力,可使粘结效果更好。
(4)胺类硬化剂有毒,使用时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应戴上手套和口罩,并在通风环境下操作。
(5)汽油、丙酮和香蕉水易燃,应当远离火源。
(6)粘结零件时,粘结层的厚度不能太厚和太薄,一般以0.2 mm左右强度最高。
(7)在硬化过程中,不能变动零件粘结面的相互位置,否则对粘结强度影响很大。
7 典型零件粘补工艺
7.1气缸体裂纹的粘补
在缸体裂纹两端钻直径3 mm的止裂孔,并在裂纹处开v形槽,用丙酮将粘补处擦洗干净。在前面列举的冷硬化粘结剂的配方中,选用一种配方,调制后涂敷在v形槽中,并高出周围平面1~2 mm,再用玻璃布贴在粘结剂上。粘补后在常温下放置1~2天,即可硬化。
7.2离合器片的粘结工艺
将离合器摩擦片,按钢片总成上的铆钉孔大小和孔数钻孔,并用铲刀和砂纸除去钢片总成上的粘附物和锈层,再用丙酮或香蕉水将摩擦片和钢片总成的粘结面擦洗干净。
将竹片削成与铆钉大小一样,长5~6 min的竹,数量与铆钉孔数相同。按照前面列举的离合器片的粘结剂配方,调制好粘结剂,并迅速涂在钢片总成和摩擦片的粘结面上,并将两摩擦片粘结在钢片总成上,注意将孔对止,把竹涂上粘结剂插入孔中,再用夹具将摩擦片压紧。然后放入热炉中,在130~150℃中保温4h,然后随炉子冷却至室温,拆开夹具,将摩擦片边缘稍加修整即可。
8 无机粘结
常用的无机粘结剂是以氧化铜和磷酸为主要成分的无机化学物质配制而成。它可以粘结金属、非金属等各种材料,适用于受冲击力不大,工作温度较高和粘结后不需要拆卸的地方。这种无机粘结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它能耐600℃以上的高温,而且在高温下强度变化很小,所以在拖拉机修理中,常用来修复缸盖气门过梁处的裂纹,以及粘结破裂的排气管等。可以在常温下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因而修理成本低。缺点是脆性大,不能承受强烈冲击。
8.1粘结前的准备
无机粘结前,应用砂纸、喷砂或其他机械加工的方法除去锈层,再用汽油、丙酮或香蕉水彻底清洁。如补裂纹,先在裂纹两端钻直径3~4 mm的止裂孔,再在裂纹处开v形槽,并使粘结表面粗糙,以增加粘结强度。如果补破洞还需要准备补板。
8.2粘结剂的配制与调和
氧化铜与磷酸的配合比为氧化铜3.5~4.5 g/mL(磷酸)。配合比越大,即氧化铜在粘结剂中的比例越大,粘结强度越好,但凝固速度也更快。一般取3.5~4.5 g/mL,冬季可取大些,夏季小些。根据实验,配合比为4 g/mL的粘结剂强度最好,使用时间也较长。
将已经称好的氧化铜粉和钻粉放在一块做调和用的铜板上,中部掏一凹坑,然后用量杯将浓缩后的磷酸缓缓倒入,用竹片由内向外缓慢调和均匀,约2~3 min后即成浓胶状,并能拉出10 mm以上的丝条,即可使用。
8.3粘接和硬化
(1)粘结:用竹片将调和好的粘结剂涂在已经开好槽的裂纹处。如果是破洞则可以加补板。如果要粘结两个零件,必须在接触面上充分涂好粘结剂。当采用套接时,应将轴慢慢地放入孔里,间隙间要充满粘结剂。当采用槽接或平面粘结时,粘合后应轻轻地压一下,以使粘结剂厚度均匀。套接的粘结强度最大,槽接次之,平面粘结强度最低。零件的粘结层的厚度对粘结强度也有影响,其厚度以0.15~0. 20 mm时强度最高。
(2)硬化:粘结后的零件在室温下硬化8~12h后即可使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粘结好的零件先在室温下硬化2 h、再在60~80℃中硬化3~5h,即可使用。
8.4无机粘结的注意事项
(1)每次调和量以取氧化铜粉4~20 g为宜,过多则调和时放热多,会迅速硬化。
(2)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调和粘结,以延长粘结剂的使用时间。
(3)在硬化过程中,不能变动零件粘结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否则影响粘结强度。
(4)调和工具使用后,应立即用清水洗净,否则,于硬后不易清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