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缸盖平面变形
汽缸盖是用螺栓紧固在机体上,汽缸盖内部铸有冷却水套,进、排气道,润滑油道,还有一些安装座孔。在柴油机大修时,常发现汽缸盖与机体配合的底平面有变形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汽缸盖通常用铸铁制造,由于各部分凝固不均匀,金属组织和硬度也各不相同,且汽缸盖浇铸后一般不经过时效处理,因此汽缸盖的底平面部位存在着一种残余铸造应力,易使汽缸盖平面发生弯曲变形。另外,机器在运转时,因气体的作用力等原因也将使汽缸盖中部向上拱。如果此时在维修保养装配中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拧紧汽缸盖螺母,且有的紧,有的松,或是因其长期处于高温情况下工作,则往往易使汽缸盖平面发生弯曲变形。一般当其变形量在汽缸盖的全部长度内若超过0. 15 mm时,就应进行刮削或磨平。
2汽缸盖鼻梁处易发生裂纹
汽缸盖上的进、排气门座与汽缸盖壁之间,系最狭窄的地方,其形状又似鼻梁,因此俗称“鼻梁”。机器在使用过程中,这个部位最易发生裂纹故障。通常情况下,裂纹的形成往往有一个过程。开始时,先出现若干条细而浅的纹路,接着其中的某一条纹路逐渐变深,伸长开裂,这是一种疲劳损坏。发生原因多是因柴油机过热导致的。具体原因有:①汽缸垫安装错位,堵塞了冷却水道,降低了冷却水的流量,从而影响冷却效果,使柴油机过热。②当柴油机因冷却水缺少发生“开锅”时,即刻加入冷却水,由于激冷激热,引起裂纹的发生。③柴油机喷油泵供油时间调整不正确,供油时间过晚,使柴油机后燃严重,导致发动机过热。④冷却水内含碱性较大,水套内易生水锈。由于水锈、水垢等原因,降低了冷却系统的效能,从而容易引起过热而产生裂纹。⑤柴油机经常使用减压机构进行停车操作,往往也易使其在高温下吸入冷空气过多,而导致汽缸盖突遇冷气而开裂。
3活塞环“走对口”
活塞环“走对口”是指活塞上各个活塞环的开口不是如安装时相互错开一个角度,而是在一条直线上。活塞环“走对口”后会导致
汽缸密封性变差。活塞环在汽缸中“走对口”的原因:①活塞环往活塞上安装时,由于操作不当,使活塞环过度变形,导致活塞环径向压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发生漏气,使活塞环在工作中逐渐走对口。②活塞与缸套严重磨损,椭圆度和锥度超限,配合间隙过大,活塞环开口间隙、边间隙、漏光度过大,造成汽缸密封不严而导致漏气增加,使活塞环的切线方向转动能力增强,从而易使各环走对口。③更换新的活塞环时,由于新活塞环与旧活塞环槽接触不良,新活塞环与旧汽缸壁贴合不良,这样,活塞环开口部分磨损较快,弹力也减弱。活塞、活塞环与汽缸壁三者之间配合间隙增大,工作时活塞环在汽缸内所受的振动和冲击力较大,使活塞环在环槽中容易产生转动。
4汽缸套易磨损成椭圆形
汽缸套工作过程中磨损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磨损一般均在上部为甚。这是因为上部是汽缸套的最热部分,常与温度最高的燃烧气体接触,空气滤清器带入一些灰尘沙粒进入汽缸套的上部,使该部磨损较剧烈,且汽缸套正常磨损的最严重部位常与曲轴和活塞销垂直,因为汽缸内气体的膨胀力经活塞而作用于连杆,后者与汽缸壁常成角度,其反作用力使活塞侧压汽缸壁,连杆愈短,活塞和汽缸壁所受的侧压力愈大。由于磨损程度不一样,故当汽缸套使用久后即变成椭圆形。在同一横剖面上,汽缸套内径的
直径之差称为椭圆度。其椭圆度的表示方法如下:
椭圆度(mm)=测量时的最大直径(mm)-测量时的最小直径(mm)
测量汽缸套内径时,如果发现上下直径之差甚大,即说明汽缸套有锥度出现。一般地说,决定汽缸是否需要进行搪缸修理时的依据主要决定于汽缸套的圆锥度的多少。通常情况下,如果汽缸套的圆锥度大于0. 35 mm时,即应考虑进行搪缸修理或更换新的缸套。
检查汽缸套的内径磨损情况,常用量缸表进行。这种量缸表以0. 01 mm为单位,在检查时,先将表放入汽缸套的上口,任何汽缸表的刻度盘都是可以转动的,将刻度盘上的“0”转动至指针对正,然后渐渐往下口推移。如果汽缸套已有磨损(磨损部位在汽缸上口),此时表的指针必然向刻有“+”的符号方向移动(表示下口磨损程度),量缸表要一直推到汽缸的最下端为止,如果此时指针的读数为“20",则指出汽缸套的上下口之间,相差已达0. 20 mm。
5连杆螺栓断裂
柴油机运转过程中如果发生连杆螺栓断裂,会导致很严重的捣缸事故。连杆螺栓断裂的原因包括:装配时连杆螺栓拧得很紧,受到相当大的扭力和拉力。同时,机器工作时它还受到冲击力。螺栓最常断裂处是在应力局部集中的下部螺纹圈上。实践证明,连杆螺栓主要是因疲劳而断裂。发生断裂的原因可能是:①连杆螺栓的预紧力不够,因而连杆接合面开缝,使表面冷作硬化。②螺栓拧得太紧,材料发生屈服,预紧力比原来预定的减小,而且会引起螺栓过度伸长,易引起折断事故。③连杆螺栓由于受到往复应力作用,已在表面发生了裂纹而在修理时又未能检查出来及时更换。因此,装上使用不久,即引起疲劳损坏而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