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辉区农业种植情况
爱辉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小兴安岭北端,这里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全区现有耕地 170 多万亩,农业生产以大豆为主,其中大豆面积 132 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 77. 6%,小麦 19. 8 万亩左右,玉米、马铃薯、亚麻、杂粮及蔬菜等面积相对较少。然而,频发的自然灾害和病虫草害常常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使我区现有的种植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二、制约我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区农业生产受恶劣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抵御高温、干旱、低温、内涝、早霜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长期干旱,地下水位降低,黑土退化,土质沙化; 严重低温、内涝使农作物生长受阻,水分携带大量的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中低产田的面积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区中低产田面积目前已达到 68. 74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 左右,其中易涝面积 60. 23 万亩,易旱面积 8. 51万亩,易涝面积不同年份全区各乡镇均有分布,缺乏必要的排涝设施,作物减产重,有的甚至绝产,严重制约了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在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前提下,为有效提高种子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爱辉区农机技术推广站大力引进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取得了突出的实际效果。
三、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说明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高新技术,它是模拟太空环境,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处理 2 ~3 遍,使农作物实现增产的新技术。
该项技术 2010 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十一五”第一批生物和现代农业“863”计划项目。该技术是采用高压电孤等离子体辐照与交变电磁场作用相结合,构成了种子处理系统,种子以自由落体运动通过该系统后,种子的生命力被激活,离子交换能力,酶的转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内部的各种活性物质增强,提高了种子的活力,从而达到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生育周期具有生长优势。
四、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推广试验效果
我省 2006 年引进该项技术,爱辉区是第一批试验示范县,2007 -2011 年共试验示范大豆面积 26 万亩,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7 年,在爱辉镇、西岗子镇 5 个村 40 个农户共试验示范大豆面积3 000亩,秋后经农业部门和统计部门测产,试验田比对照田大豆增产 12%。2008 年,在爱辉镇、西岗镇、幸福乡三个镇 30 个农户和红色边疆农场第一管理区试验示范大豆面积4 000亩,秋后经农业部门和统计部门测产,试验田比对照田大豆增产 11. 8%。
2009 年,在爱辉镇、西岗子镇、坤河乡、幸福乡40 个农户及爱辉区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示范大豆面积4 000亩,2009 年灾情较重,先是春旱,夏伏连涝,低温寡照,爱辉区的大豆面积发生根腐病,而经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的大豆田根腐病较轻,大豆生长基本没受影响,大豆株高要高出对照田 20 cm,秋后经农业部门和统计部门测产,试验田较对照田大豆增产 28%。
三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试验示范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加大了宣传力度,刻制光盘 100张,向每个自然屯发放一张光盘,印发宣传单10 000余份,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发放,在苗期、花期和成熟期测产三个主要环节,邀请区政府领导、区农委和农业中心领导参观试验田,在每年的农田博览会期间,向区、乡、村三级领导介绍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优点,并现场观察试验田和对照田大豆的长势,得到了区、乡、村和农业部门领导的认可,爱辉区政府决定该项技术作为 2010 年重大推广技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拨专款购入 11 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下达了 10 万亩的示范任务。
2010 年 4 月,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到达黑河,4月 16 日召开了全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工作会议,现场向 11 个乡镇发放了机器,我们还邀请了省农机推广总站魏成礼总工程师、技术发明人吴策博士来讲课,各乡镇的农业乡镇长、乡农业中心主任、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在会议中接受了培训。2010 年 11 个乡镇 20 个村屯共处理大豆种子 60 万 kg,示范大豆面积 10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