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农机安全生产,消除故障隐患,减少事故,可以提高作业效率,节省材料消耗,降低作业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保障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及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农业机械要保证安全生产,驾驶员自身必须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和农业机械的安全可靠性。农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一机的原因,但“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机器的技术状态、安全生产不是最主要的,关键在人。驾驶员的责任是农机事故最主要的原因。
一、违章作业与安全生产
违章造成事故占有很大比重,避免违章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要努力提高驾驶操作水平,学习安全生产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农业机械操作规程、农机安全监理规章。在驾驶操作时要时刻提高感知觉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遵守有关安全法规,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二、疲劳驾驶与安全生产
驾驶疲劳时,听觉、视觉的灵敏性下降,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应付办法考虑不周,判断错误,疲劳使注意力出现不稳定,感知觉迟钝,反应不及时,精力不足,在制动、换挡、转向等方面动作不协调,操纵动作准确性下降而造成农机事故。
三、饮酒与安全生产
饮酒后将麻痹中枢神经,使色觉和触觉机能下降,酒精有麻醉作用,降低思考判断能力,出现记忆障碍,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醉酒使人精神恍惚,神智不清,操作者自我失控,很容易发生农机事故。
四、农机技术状态与安全生产
农业机械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作业、行驶的安全。为保证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农业机械必须具有可靠的驾驶员工作安全性和驾驶员身体健康不受损害的保护性能。农业机械必须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农业机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磨损、腐蚀、老化等原因导致技术状态恶化。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不符合要求,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尤其是农业机械的制动系、行走系、转向系、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对安全作业影响较大,除此以外,农业机械的照明、信号、工作等系统也直接影响到作业安全。
1.农业机械的制动性与安全生产
制动性是农业机械重要的安全性能之一。制动系主要作用是:农业机械高速行驶时的减速,安全及时停车,协助转向,并保证农业机械能在一定坡度的斜坡上停车。为保证作业安全,农业机械的制动装置必须操纵轻便,反应灵敏,必须能提供足够的制动器摩擦力,制动性能良好、制动平衡、稳定、工作可靠,在使用制动器时,能保持规定的制动距离、制动时的减速度和制动器的作用时间,保持双边制动不跑偏。即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有良好的制动效能恒定性;有良好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对农业机械制动装置必须经常检查、定期维护、及时排除故障、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制动跑偏的原因:左右轮制动力不相等。左右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大小不一致;个别制动蹄片上油污、硬化或铆钉外露;制动蹄片回位弹簧拉力相差太大。制动装置的主要调整是:制动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的调整;制动液的加注或制动气室气压的调整。
2.转向装置的技术状态与安全生产
随着作业时间的延长,转向装置零部件磨损加大,其技术状态逐渐恶化,导致农业机械的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下降,将严重影响到农业机械的安全。
转向装置的主要故障及原因:
(1)转向困难,转弯后又不能及时回位的主要原因是有关零件的变形,配合间隙过小或过大。如蜗杆上、下轴承的损坏或间隙过小;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间隙过小;转向器及各润滑点缺油;转向节臂变形;前轮定位失常等。
(2)转向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前轮轴承严重磨损或间隙过大;各拉杆接头球销间隙过大;蜗轮与蜗杆啮合间隙过大;传动杆件断裂或连接处松动。
(3)行驶跑偏的主要原因是:左右转向轮气压不等;前轮前束不正确;前轴或车架变形;前轮定位失调;左右转向轮轴承间隙差别太大,前轮摆头。
在使用中如发现转向沉重、摆头、跑偏或“飘”、反I应迟钝等故障和异常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检查调整。转向装置的主要调整是:方向盘自由行程的调整;前轮前束的检查调整;转向蜗杆轴承间隙的调整;蜗轮与蜗杆啮合间隙的调整。
3.对机车的要求
新的或大修后机车在使用前按产品说明书进行试运转,使用中按技术要求进行保养和维护。要保持车容整洁,部件完整,设备齐全,各部连接牢固,安全可靠,机车技术状态良好,发动机在高、中、低速运转平稳、无杂音、不自动熄火,额定转速不超过原车规定,具有正常的功率、油耗。启动性能好,仪表正常有效,电气设备完善可靠;润滑良好。油位正常、畅通有效。离合器结合平稳、不打滑、分离彻底、挂挡容易。转向灵活可靠、制动灵活有效,液压悬挂装置部件完整、安装正确可靠、升降灵活可靠。行走系符合技术要求。配套农具符合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