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机械工程 > 农机技术
单片机项目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作者:佚名  2017-09-21 08:59:49

    摘要:项目式教学是职业学校值得探索的一条新路,在提高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同时、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围绕着如何在高等职业学校推广项目式一体化教学,从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在教学工作中与读者共同学习交流。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逻辑性强、内容抽象、概念多、入门难、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等特点。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围绕高职院校一单片机教学的现状,对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实施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的条件及有待解决的多方面问题,并思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单片机学习之路。针对本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单片机的项目式一体化教学的实践—每个学习单元安排具体的工作任务,探索出一套较完整的方法,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1 高职教育中单片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材内容与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太强,主要按照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系统扩展、接口技术、综合应用系统设计的顺序进行编写,单片机课程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对课程学科性及系统性的过于关注,将忽略掉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教学过程多以单片机的硬件结构作为主线,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所列结构进行讲授。对于理解力和思维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来说,对于复杂的电路和抽象的指令系统往往很难接受,学习过程兴趣不高,进而大多产生厌学的情绪。
    1.2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是由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与少量的硬件仿真实验相结合,实验教学大多是验证式教学,教学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者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分阶段交叉进行等导致的。在实验环节上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给出的实验电路进行简单的连线,同组的学生只是将同学已做出的源程序调出来简单运行一下就算完成了实验环节的学习,以致整个教学结束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不是很了解,对仿真系统调试软件的使用及单片机开发工具的用途不是很熟悉,更不用说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一般性方法的掌握了。
    1.3教师工程素质相对较弱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较大,以致大多数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相应的工程素质,以致教学上缺乏技术性、实用性和工程的实践性。理论教学的大幅度投入,使得许多教师忽视了自身技术应用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学习,最终使得教学无法跳出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怪圈。

    2 项目式教学法在单片机课程一体化教学的运用
    项目式教学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能力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将单片机的核心技术分解成相应的知识点,知识点的组合及搭建构建具体的项目,每一个项目包括若干个相应的任务,项目最终的完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来实现的。教学的知识点涵盖在所有的任务当中,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1选取依据
    项目的选取主要是以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线索,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训练、技能提升训练和综合应用训练,其中基础训练项目简一单易学主要是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技能提升训练项目的选取更加灵活,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实现项目的功能,提高学生对单片机技术的应用能力。综合应用项目在选题上注重典型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项目设置上包含有基础训练项目和技能提升训练两部分,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成就感。
    2.2项目内容
    实施项目驱动法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条件是项目内容的搭建,因此教师在选取项目内容时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按照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分析本专业对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把握好学生学习单片机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关联,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单片机项目驱动法一体化教学内容。

    2.3资源构建
    项目教学资源构建是实施“项目驱动法”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整合教材及单片机开发网站资源,构建先进的软硬件资源。为实现基于“项目驱动法”的一体化教学提供资源保障。下图给出了项目驱动法一体化教学的开发流程及使用工具。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 好的评价
      0%(0)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90,246.09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