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专业水平,是提高本地区受教育学生综合素养的要素之一。本文以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为例,从专业建设方向、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专业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阐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0 前言
2016年,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在原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高职学院。目前只开办了三年制中职层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7年申报了高职),其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师资薄弱、教学方法单纯、教学资料僵乏、教学实验实训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1 专业建设方向
1.1现状剖析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偏重基础教学,专业课程标准的缺失制约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训。教学模式大多是通过讲台上讲汽车修理及汽车养护操作为主,信息化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不多。在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教材不能满足本专业受教育者职业理想要求,订购的教材普遍偏难、偏重理论,学生不能把教材作为提升学习能力的载体进行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及课后复习,没有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库。
吐鲁番地区大小汽车修理厂有247家,大多数是以路边店小规模的形式出现,校内及校外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不够理想。
1.2学情分析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75%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没有女生。学生来源主要在新疆的和田、喀什地区、东疆吐鲁番市区、托克逊县及都善县,少部分是乌鲁木齐及其他周边地区的学生。民族班学生的汉语交流比较困难,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以大纲要求进行组织教学与课程考核。
学生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规划也比较模糊,受地域及生活习惯的影响,职业态度的认同感较低,课堂组织相对困难。
1.3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要以满足自治区及吐鲁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适应就业和升学两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设计理念上不能追求日常所提出的“厚基础、宽理论、重实践、保技能”职业教育理念,而是在“能够、会做、掌握”的内涵与外延上寻找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契合点,形成具有地区及学院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与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