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了克东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实现四节、三增、二省、一保护,推广保护性耕作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并提出了实施的相应措施和解决保护性耕作存在问题的办法。
近几年来,我县一直实行保护性耕作,推广0.1万亩。2013年在宝泉镇德胜村实行玉米地保护性耕作;2014年由于成本高,实施保护性耕作还不能大面积种植,所以制约了此项技术的大力推广。
一、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的优势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地减少土壤耕作,并用农业机械使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二、实现四节、三增、二省、一保护
四节:一是秸秆还田和化肥深施,节省化肥20%左右;二是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小麦第一遍浇水速度快,节水15%以上;三是减少机械进地次数,节约能源30%以上;四是减少作业环节,亩节约成本30~40元。三增: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相对增加0.03%以上;二是土壤持水能力增加到15%以上;三是粮食增产5%~15%左右。二省:一是每亩省工2~3个;二是省时,农田作业时间缩短2/3。一保护:秸秆还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1.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由于保护性耕作把大量秸秆通过覆盖的方式还田,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同时减少了耕作,取消了翻耕,间接增加有机质。据测定,土壤有机质每年可增加0.03%。
2.能减少土壤水蚀、风蚀,保土效果显著。由于保护性耕作保持了土壤的理性结构,提高水分的入渗速度,能有效减少地面径流,可以减少土壤水蚀。秸秆覆盖还田和免耕播种可以有效降低农田扬尘,减少土蚀,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
三、推广保护性耕作时机已经成熟
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推广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1.保护性耕作技术已经取得成效,基础建设扎实有效。克东县已经从2010年开始推广该项技术,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已经形成了适宜本地的比较完整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并探索出有效的运行机制体系、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为大面积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技术和机具性能成熟。农机部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适合本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在引进和吸收国内外许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适宜当地农艺要求的保护性耕作机具,同时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农机科技人员,为该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和人力保障。早在2010年我县购置一台沃尔2BJM-6免耕播种机,在克东县克东镇光明村设立了面积达1000亩大豆高产攻关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其他乡村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600亩。大豆平均亩增产13.5 kg。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建设投资27万元,其中购置机具费用25万元,技术培训和宣传费用2万元。
3.惠农政策为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连续实施,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国家加大对先进实用农机具的补贴力度,特别对保护性耕作机具重点补贴,为保护性耕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长期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使得病虫害问题有所增加;二是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克东县项目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建了机务队,对项目区出现的病虫害制定预案,突击防治,有效制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强调项目区一定要进行种子包衣,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项目组提出实施三年的项目区一定要深松,而且耕深必须达到30 cm左右,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
五、继续推广保护性耕作
我站2015年将在玉岗镇和宝泉镇继续实施保护性耕作,特别是要做通农机合作社来配合完成任务,先以农机合作社的土地实验成功,然后再大面积推广给农户,让农民认识到此项技术的好处。聘请专家上门讲授,出现问题进行技术解答,做到跟踪工作方式。(1)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农机局、推广站等业务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保护性耕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保护性工作的组织领导,专门召开由乡镇领导、相关业务局局长、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的技术人员参加的业务工作会议,对我县保护性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为确保该项目实施,一是通过电视、克东信息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导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优越性。二是通过印发宣传单一、制作光盘、现场给农民朋友讲解等宣传形式。三是出动宣传车,并印上标语,各乡、村、屯用广播播放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