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运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手段对车辆进行技术管理,已经成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北安市机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车辆技术状态好坏关系到交通安全问题,而目前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车辆技术管理时基本采取的是一手托两家的方式,一手是经营业户(车主),另一手是维修厂家,而这两手之间的支点就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突出显现。
一、机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工作现状
北安市现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3家,负责全市机动车申请注册登记时的初次检验;机动车定期检验;机动车临时检验、机动车特殊检验,包括肇事车辆、改装车辆和报废车辆等技术检验工作。共有检测线6条,工程师4人,技师技术职务的主任检查员2人,检验员7人。3个检测站每年共能检验车辆千台以上。
二、机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检测设备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按照规定,检测站必须有检测车辆侧滑、灯光、轴重、制动、排放、噪声的设备及其他必要的检测设备。但是北安市3个检测站其中两家有相应的停车场地、试车跑道和试验驻车制动器的坡道,1家只有试验驻车制动器的坡道,没有停车场地等。3个检测站检测设备都不完善,只能做制动、灯光等常规检测,而且由于设备维修人员技术能力差,检测设备不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精度,常规检测也达不到技术要求,其他检测更无法完成。因此,检测工作就是流于形式,通过检测站运管部门无法获得车辆技术状况的动态变动情况,得出维修厂家维修质量的量化指标以及各种经营数据指标,不能为规范实施道路运输车辆市场准入和退出、二级维护招投标管理、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等提供依据。
2.没有建立完善的车辆技术档案。按照规定,检测站应对检测后的车辆建立车辆技术档案,记录车辆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车辆技术状况等级鉴定、事故处理记录等内容,是车辆技术管理的基础。其中,检测与车辆技术状况等级鉴定记录,是维修企业确定二级维护附加作业或小修项目和修理作业范围、深度的依据。但从实际工作看,各检测站都没有完整的车辆检测报告,只是在应付上级检查时临时突击填写技术档案,其信息与被检测车辆实际信息不符,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3.监督管理有待于提高。由于各检测站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运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检测站在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测时走形式,走过场,交钱过关。同时由于对维修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维修与检测不能有机地结合,造成不能对强制维护的竣工车辆实施维护质量检测,对车辆进行技术状况等级鉴定检测。使有些车辆带病运输,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
三、机动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工作发展的建议
定期检测是车辆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汽车检测站纳入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北安市目前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测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做好该项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一是各检测站应完善检测诊断设备,应能满足车辆在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其工作能力和技术状况,以及查明故障或隐患的部位和原因。要对车辆的安全性(制动、侧滑、转向、前照灯等)、可靠性(异响、磨损、变形、裂纹等)、动力性(车速、加速能力、底盘输出功率,发动机功率、扭矩和供给系、点火系状况等)、经济性(燃油消耗)以及噪声和废气排放状况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技术检测,特别是要与环保部门共同对汽车污染进行监督、检测。要积极组织推广先进的检测诊断技术。应根据车辆从事运输的性质、使用条件和强度以及车辆老旧程度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并对车辆维修实行质量监控。二是要提高检测队伍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车辆技术档案。检测站应建立健全各项检测制度,明确按照工作职责进行车辆检测,发放检查结果证明,建立车辆技术档案,作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发放或吊扣营运证的依据之一和确定维修单位车辆维修质量的凭证。
3.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做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规划,管理和监督。重新对3个检测站进行资质核定,规范和整顿检测站,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各检测站应明确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要杜绝工作流于形式,杜绝人情关系,杜绝伪造数据不检测的情况发生,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车辆安全技术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