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每个驾驶员来说,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掌握夜间行车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夜间灯光的使用控制合理的车速,是每个驾驶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夜间行车特点与白天不一样,夜间光线条件差,驾驶员视野变窄,空间观念模糊,车辆的照明灯光又会对驾驶产生影响,这些都对行车安全不利。所以对每个驾驶员来说,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掌握夜间行车的一般规律,尤其是夜间灯光的使用、道路地形的判断、控制合理的车速,是每个驾驶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1 注意夜间车况检查
夜间行驶应十分重视车辆的工作状况,随时注意仪表工作情况,发动机或底盘有无异响,驾驶室或车厢内是否有特殊气味等,若发觉在平坦路面上车辆发生震动或摇晃,车速异常变快或减慢,灯光发生异常的间歇性断续明暗等情况,应立即靠路边停车,查明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不可掉以轻心,使情况恶化酿成事故。
夜间长途行驶,必须做好途中例行停车检查,其内容包括:轮胎气压、刹车、冷却系、润滑系、燃料等。夜间行车要保证灯光照明系统良好。驾驶员夜间行车是靠车辆的照明系统来观察周围环境的,所以灯光照明的好坏对夜间行车至关重要。车灯安装、调试不正确,不但影响驾驶员的视距,还会使对面驾驶员眩目。
2 要正确判断道路地形
夜间行车,由于视线受限,对道路的观察和判断比较困难,驾驶员应根据交通标志、路旁地形、发动机声音和灯光照射距离帮助自己观察判断和选择车速。行驶中如果发现灯光照向路面的一侧,表明前方是缓弯;如果发现灯光照不见路面,则前面是急转弯或下陡坡。这时驾驶人就要立即减速,必要时停车观察,判明情况后方可前进。夏季夜间行车还要注意大街小巷中纳凉、露宿的居民,特别在居住条件较差的区域,更要注意观察,以防万一。
3 严格遵守安全行车规则
一是要控制好行车速度和跟车距离。应根据气候、路况、照明等情况适当降低车速,在弯道、坡道、桥梁、狭窄路段等视线不良的路面,应减速慢行。跟车距离要增大。夜间行车视线受限,这时要增大跟车距离,以防发生追尾碰撞事故。二是要正确使用灯光。黄昏时分应打开小灯、尾灯、示宽灯,以引起前后车辆或行人的注意,当天色渐渐暗下来,看不清前方100 m左右的物体时,应及时打开前灯;一般车速在30 km/h以内或在有路灯照明的路段,可使用近光灯,当车速超过30 km/h时,一般应使用远光灯:通过交叉路口时,应距路口30 m以外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夜间因故需中途停车,须开示宽灯、尾灯或危险信号灯,以示意该车的停放位置。
4 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会车
(1)在会车过程中,有时为了进一步看清行驶路线,可短暂开启前照灯,但要尽量避免,有会车灯装置的,可开亮会车灯给来车照明道路。车辆交会后即可开启远光灯。在观察道路的同时,也应兼顾来车的载货和牵引情况。
(2)遇到来车未能及时关闭远光灯时,应在减速行驶的同时迅速关灭前照灯(或连续变换远光、近光灯)示意,也可鸣喇叭提醒来车关闭远光灯,切忌强光照射,刺激对方视线,以防酿成车祸。必要时,应靠边停车礼让。
(3)夜间行车,与非机动车交会的频率也较高,尤其前半夜和凌晨时间,自行车在公路上穿行的较多。由于非机动车一般没有灯光,遇到车辆驶近,往往会受车灯强光刺激而看不清骑行方向,甚至惊慌失措,突然跌倒。因此,夜间行驶遇到迎面而来的非机动车,也应采取与机动车交会的同样方法,关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或小灯。尤其在偏僻而没有路灯的道路上,与迎面来的自行车会车应格外小心,如果发现自行车曲线行驶或骑车人双目微闭,说明骑车人因眩目看不清道路,此时最易引起骑车人将车骑到路中,甚至突然跌倒的情形,驾驶员应立即减速,关闭前照大灯,开启小灯,仔细观察,缓行通过,必要时立即停车,并开启大灯观察自行车情况。夜间行车,必须坚持礼貌行车,发扬高尚的职业道德,牢记安全第一。会车时,应坚持规范使用灯光,谨慎操作,恰当使用减速、让行或停车措施,确保会车安全。
5 尽量避免超车
夜间行车视线较差,可看清楚的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夜间超车应尽量避免。必须超越时,应先连续变换远近光示意,必要时,喇叭配合,待前车确实让路允许超越,且前方150 m外无来车的情况下才可超车。超车前,还应仔细观察前方道路条件,是否平直,是否有障碍物、桥坡或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夜间借道超车需格外谨慎,考虑周全。否则,极有可能引发事故。
6 夜间行驶其它注意事项
(1)谨防驾驶疲劳。夜间驾车一有睡意,应立即停车休息一段时间,也可下车稍作运动或用凉水洗洗脸,以振作精神,切不可掉以轻心,勉强行驶。
(2)夜间掉头要当心。最好在有人指挥下进行操作。
(3)注意施工信号。夜间在阴暗地段、险要地段必须减速慢行,遇到道路不熟,情况不易辨清时,应当停车查看,待情况弄清后再行驶。
(4)乡村夜间行车防陷落。河边公路行驶或停车,要尽量不驶人路边草地,要注意防止暗坑、暗沟或路基松软而发生的陷车或溜滑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