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技术
汽车车身碰撞损伤诊断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2-01-16 09:46:56

3. 根据钣金件间隙、车身线对齐情况等诊断损伤状况。为保证发动机盖、车门、后备箱盖开关时,不会与相邻构件发生剐蹭,以及避免车辆行驶时因道路的颠簸,而造成钣金件之间相互产生摩擦,车辆在设计、生产时,上述钣金件之间或与相邻部位,会预留出一定距离的间隙。每种车型钣金件之间的缝隙大小,都有严格的尺寸标准及装配公差要求(57),也有专用的缝规进行检查。不同车型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用途等,车身钣金件的间隙大小会有一些差别。通常,欧美车系的设计使用寿命相对要长,车身钣金件的间隙相对要大些,日系车的间隙则相对要小一些。载货车、越野车相对更容易受到来自于路面的冲击,所以车身钣金件的间隙相对要大些,而轿车、商务车等车型间隙相对要小一些。

 

当然,这些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即使同一辆车,不同部位的间隙也会有大有小,而不是每条缝隙都是大小相等。车身钣金件的间隙在设计时,除保证开关时不会发生剐蹭、行驶时不会发生摩擦等因素外,还要综合考虑到均衡性。所谓均衡,是指车身间隙大小,要满足外观整体协调性需求,车身两侧缝隙对称,整条缝隙宽度大小均匀。

 

 

 

碰撞导致车身结构部位发生变形,多数情况下,将会从钣金件的间隙变化反映出来。利用这种间隙变化,可以对车辆损伤的状况、范围进行初步估损,然后通过尺寸测量予以确认。修理过程中,如果结构部位恢复到原始的几何尺寸,钣金件一般只需要简单的调整,就可以达到质量装配要求。如果配合间隙达不到标准,同样也说明结构部位的变形没有修复到位。当然,事故比较严重时,由于外观钣金件损坏,整体的缝隙往往已经表现不出来。所以在损伤评估时,最好能够预见性的进行分析。

 

通过钣金件的配合间隙诊断损伤,需要树立一种大局观,即从多个配合间隙综合进行分析。从某个单一的配合间隙,得到的诊断结果往往比较片面,不能客观反映车身的整体变形情况。以下内容为车辆发生碰撞后或在修复过程中,车身钣金件比较容易出现的各种间隙变化。

 

1)发动机盖与两侧前翼子板间隙前部变大(58)

排除翼子板内外调整因素外,主要是水箱上横梁变形所致。水箱框架多采用向前弯曲的弧计,通过螺丝固定或焊接在挡泥板的前端部位,大部分采用了钢材、铝材等金属材料,有些水箱框架则采用了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等。车辆受到前部撞击时,金属材质的水箱框架上横梁将会向后侧发生变形,弧形部位在撞击力的影响下将会向两侧伸展,整体长度增加,挡泥板前端将会向外侧发生移位变形,从而导致上述现象。如果撞击力量较大,导致水箱框架上横梁出现严重的弯曲变形,其整体长度将会缩短,挡泥板的前端部位将被拉向内侧,造成发动机盖与两侧前翼子板的间隙前部变小。

2)发动机盖与前翼子板一侧前小后大,另一侧前大后小(59)

 

多发生于车辆前部侧向撞击。外部表现特征为:撞击侧的发动机盖与翼子板间隙前小后大,另一侧发动机盖与翼子板的间隙则为前大后小。主要原因为在撞击力的作用下,水箱框架上横梁向车身一侧发生偏移。如果外部表现特征,还伴有撞击侧的前翼子板与前车门间隙偏大,另一侧的前翼子板与前车门的间隙偏小,说明车身前部包括纵梁,整体向一侧发生变形损伤。车辆前部整体偏向一侧,还将导致大灯、中网、前保险杠等,与翼子板或发动机盖出现配合不良现象。

 

3)前翼子板与前车门的间隙上大下小(60)

 

如果是一些老式车型,或者使用较长时间的车辆,车门铰链磨损,通常是造成这种间隙变化的主要原因。车辆处于支撑状态时,由于前部发动机及其它零部件的重力作用,也会导致这种间隙变化的现象出现。排除这两种因素的情况下,通常说明挡泥板前端或连同纵梁前端整体向下发生了移位变形。同理,后门与后翼子板缝隙出现上大下小时,通常是后部车身向下发生损伤变形所致,并且后门与车顶梁、下门槛的间隙也将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4)前、后门缝隙均匀,车身线高度不齐(61)

 

此种现象在大事故车辆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几率较高。主要原因为前后车门高度调整不适,或前立柱与中立柱发生上下高度错位变形。通常,根据前门与前翼子板的车身线对齐情况、后门与后翼子板的车身线对齐情况,以及车门与车顶梁、下门槛的间隙等,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车门高度调整不适,或者哪个车身立柱发生了高度变形。

 

5)前车门车身线低于后车门车身线,前后门缝隙呈现上小下大(62)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前部碰撞事故

中,还会伴有前立柱上部转角位置与车门出现较大的缝隙,以及前门开启瞬间有下坠的感觉等。主要原因为在撞击力的作用下,前立柱上部向车身后侧移位,导致前立柱发生倾斜变形。对于承载式车身而言,由于前部减震器支座与挡泥板、车身前立柱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这种现象还会预示着减震器支座向后产移位变形,造成车辆主销后倾角增大,车辆修复后应进行车轮定位检测。

 

6)前后车门车身线平齐,缝隙呈现上小下大(63)

 

这种现象在较为严重的车辆前后碰撞事故或翻滚事故中才会出现。外部特征表现为靠近中立柱上部的车顶出现凹陷变形,前后门缝隙呈现上小下大现象,前后门车身线平齐,但从车辆前后方观察,前后门的车身线衔接部位明显低于车身整体流线,两车门同时向中部倾斜。这种现象原因为车身中立柱整体向下发生变形所致。中立柱向下发生变形时,通常其整体弧度将会增大,立柱内外层钢板出现折损变形,严重时,中立柱与下门槛的连接部位将出现明显的弯曲变形(64)

 

7)车身一侧钣金件的缝隙明显小于正常值

 

这种现象有两种原因造成。其中一种在较严重的前后碰撞事故中出现,如车辆前部受到剧烈撞击时,撞击力将由挡泥板位置向后传递,一部分能量沿着前立柱向上传递,另一部分能量将前立柱向后推,造成车门向后移位,导致前门与后门的间隙变小甚至发生重叠(65)。如果撞击力量较大,前门继续向后移动,在门锁部位的带动下造成中立柱向后发生变形,后门与后翼子板的间隙也会相应的随之变小(66),最终造成车身一侧钣金件的缝隙明显变小。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 好的评价
      0%(0)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42,062.5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