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雾霾”这个词人们还不怎么认识,“雾霾”到底指的是什么?现在人们终于认识“雾霆”这个词了,因为“雾霾”这个词现如今是天天上新闻,可谓是“雾霾”天天见。现在终于知道,要想去北京,就得带口罩,要想看“玫瑰色”雾景,就得去南京,虽然这些都是冷笑话,但的确反映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如果我们的应对措施及治理手段无效的话,那不久的将来,肯定就会 “全国处处带口罩”,全国山河一片“玫瑰色”。汽车尾气排放在空气污染中占有很大比例,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
"2015年入冬,中国东北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重污染天气。为保障大气环境安全,国家环境保护部启动重污染天气督查工作。其中,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污染物治理是督查的重点工作之一。”"2015年冬季,北京发布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交管部门对机动车实施单双号限行、工程车辆禁行、公车减行80%等系列管制措施,致使交通压力大增,影响市民出行”。从这两个新闻要点中大家可以看到,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对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控制,但手段多是暂时性的,多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论是汽油车还是柴油车,尾气超标车排出的污染物比达标车排出的污染物多达上百倍,因此,杜绝尾气超标车上路行驶才是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的根本所在。
1 汽车尾气超标治理的措施分析
那么如何才能杜绝尾气超标车上路行驶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分析一下尾气超标的车辆都是哪些类型的车辆。尾气超标车辆有两大类,一类是老旧车辆,此类车辆出厂设计时对尾气排放要求很低,尾气排放水平低于国I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低于国川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尾气排放污染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此类车辆尾气超标情况已无法治理,需要逐步报废淘汰,部分地方政府已经杜绝此类车辆上路行驶;一类是有故障的车辆,此类车辆是由于车辆自身存在故障而导致尾气超标的,这类车辆才是汽车尾气超标治理的重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工作。
1.1建立I/M制度
汽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但普及到广大百姓家还是近10几年的事情,人们对汽车的养护意识及环保意识较为薄弱。部分车主认为只要车还能动就不用进汽车修理厂进行检查或维护;部分车主用车时只考虑动力性,只要车辆动力足,至于油耗多大、尾气排放怎样,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汽车尾气超标车辆进行治理,就只能用强制手段,即对在用车辆定期进行强制检测,对于尾气超标车辆进行强制维修。
I/M制度是国际上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在用车进行强制性定期检测,并对出现故障的车辆进行强制维修的制度,包含机动车检测站(I站)和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事实证明,强制维修是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大量的机动车检测站(I站),但缺乏与之配套的、有效的尾气治理维护站(M站),其根本原因是配套的检测诊断设备无法跟上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超标治理的技术要求。配套M站的解决方案处于市场空白期,建立完善可行的M站是当务之急。
1.2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
根据发动机工作原理,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包括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排气系统、供油系统、点火系统等,发动机工作不良往往导致发动机油耗过高、排放超标等,故障原因可能是显而易见的问题,也可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疑难问题,更可能是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从图1所示的汽车尾气排放数据与发动机工况特征中可以看出,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因此,要想对因故障引起尾气超标的车辆进行尾气治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维修技师必须有扎实而全面的理论知识及汽车尾气超标原理分析能力及经验,但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要开展汽车尾气超标治理业务,相关从业人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汽车维修企业要具有相关的检测诊断及维修设备,并能有效应用起来。
目前,在一些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站附近出现的一些汽车尾气超标治理的小广告或者小店面等,其治理尾气的手段多是进行临时性的改装或添加一些制剂等,使汽车尾气排放暂时处于合格状态,以此蒙蔽检测站,对此,政府应该严查,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1.3完善车辆服务管理机制
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的原因具有多样性,车主用车、养车习惯也会导致汽车尾气排放超标,譬如,车主未按照车辆使用手册要求进行维护,使用劣质燃油,使用劣质配件等等。因此,无论是运管部门还是汽车维修企业都应该为车主及爱车人士建立一个服务型的联动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车主服务所需的维护、配件、尾气超标治理等服务纳于平台之上,实现服务质量及客户满意度点评功能、服务质量质保功能、车辆节能减排量统计功能等。
1.4政府扶持及补贴、优惠政策
对于专营于汽车尾气超标治理业务的企业,政府应该扶持及给予相关补贴、奖励,毕竟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对于这类企业的建立给予扶持,包括资金筹备、技术培训等,因为要创立这样的企业,设备采购量及资金投入是比较多的。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因为业务特性,企业前期业务量不能保证,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做得好的,效果显著的企业应该给予奖励。当然,无论是补贴还是奖励都应该与企业的业务效果相关联,这就需要设计出一套数据统计系统,根据企业具体的业务量及完成治理的量等统计出节能减排的量,这是实实在在的为环保事业做贡献,并减少了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