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目标一直是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是每个职业院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职业院校培养出优秀人才,不仅可以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力、学水平。早在2010年国家就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学提出了最根本的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那么职业教育发展至今,职业院校中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一、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设备过于陈旧、课程内容过于传统
1.纵观当前各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都出现了教学内容陈旧、教材教具滞后等现象。甚至有个别院校目前还在讲授化油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解放、东风牌货车底盘的教学设备,而对于目前汽车维修行业中应用较多的汽车解码仪使用、汽车四轮定位仪使用的课程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导致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严重落后。
2.有的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设计采用专业课和文化课分期开设的方式,这使得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欠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无法发挥文化课程辅助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3.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不符,教学方法与模式、手段单一,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缺乏新技术将导致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在我们很多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数还是将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这几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而行业前沿的新技术、新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这就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到的知识都只是传统内容,汽车行业中的新知识一点都没有掌握到。
(二)学校实训场地、实训设备不足;学生严重缺乏实践能力
目前有些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实际训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像汽车“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汽车仿真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等应该具备的实训场地,大多院校没有配置,随便摆放几部无法起动的车辆给学生参观,既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需要,更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同时,有些职业院校的汽车专业课程还处于完全理论讲授的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和PPT在讲台上不停的讲解发动机的拆装步骤,汽车故障诊断的流程,而没有真正的带领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三)缺乏能真正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
“校企合作”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还有助于学校和企业整合教育资源、协调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有的“校企合作”还可以在职业院校开设“订单班”,企业派专业人员到学校给“订单班”上课,传授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接受“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有些职业院校就缺乏能真正与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的企业,这样学校就无法及时了解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也不能快速的获得想要的人才,导致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的需求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