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网联示范区是在封闭测试区和开放道路上打造的智能网联环境,配备路侧单元、智能红绿灯和差分GPS基站等先进的设备,使之能与车载单元进行通信,实现V21的信息交换共享。本文基于国内缺少智能网联示范区对IF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评价的需求,介绍中国已建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着重研究已经建成开园的上海、重庆和北京示范区,并从时间、规模和场景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自的特点。最后,总结中国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2025》提出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明确指明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初成规模,汽车智能化发展显著:成立智能网联示范区,对于贯彻落实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十分必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内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示范区的建立为国家法律法规的设立制定了平台,提供了依据;成立平台测试区,能够进行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的测试验证,进行各种新技术、产品搭载在整车上的试验示范以及汽车在交通系统中的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区,可以进行示范运营,构建创业创新引擎,打造产业孵化创新集聚平台。
尽管国内传统的汽车试验场建设和布局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和运营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已建成的智能网联示范区进行介绍与对比分析。
1 中国已建智能网联示范区发展现状
在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的同时,工信部还积极推进车联网示范区建设工作,与北京、重庆、杭州、长春、武汉地方政府签署了《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与公安部、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并通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支持上海市建设智能网联驾驶示范区,初步形成了“5+2”车联网示范区格局。示范区推动车联网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新型业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示范区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1上海示范区(A NICE CITY)
2015年6月,上海示范区获工信部批准建设。2016年6月7日正式开园,封闭测试区(F-Lone)在上海安亭投入运营,其功能示意图如图1所示。
截至2018年I月,上海示范区已具备200个不同场景的测试能力,完成了近400天的场地测试,测试内容涵盖V2X和ADAS,支持自动驾驶车辆和相关产品的测试;自2017年6月“昆仑计划”以来,重点建设的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已初具规模,在自然驾驶场景、交通事故场景和驾驶模拟器测试场景都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加速测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道路网联环境改造方面,已完成10 km开放道路的V2X环境改造,包含6个红绿灯路口;此外,示范区还通过骚动大巴的形式,前后投放了上百辆具备网联功能的车辆,作为背景车。
上海示范区的规划一共分为4个阶段,到2020年最终形成系统性评价体系和综合性示范平台。第1阶段是封闭测试与体验区,包括封闭测试区(F-Zone)、研发科研区(T-Zone)和科普体验区(E-Zone),基本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满足多种无人驾驶和V2X测试场景,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的测试、验证与展示提供基本环境二第2阶段是开放道路测试区,到2017年底,在部分道路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实测的基本环境条件。第3阶段是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计划到2019年底,进一步拓展覆盖面积,增加高速公路测试场景与车辆。第4阶段是城际共享交通走廊,计划到2020年底,建成区域性、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上海示范区的整体规划见表1。
1.2重庆示范区(I-VISTA)
I-VISTA(Intelligent Vehicle Integrated Systems Test Aera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是2016年1月国家工信部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合作框架协议”部市共建合作框架协议支持项目。2016年11月,I-VISTA I期城市交通场景示范区正式启用。
示范区启用以来,开放业务主要包括测试服务、承办活动和政策咨询,为国内外政府机构、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为智慧交通和智能汽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商务对接300余次,主办、承办、协办及参加行业活动及会议60余次,完成国内外政府机构、企业、高校和行业组织参观接待150余次,已对50余辆车进行ADAS、V2X、自动驾驶、通信性能等测试试验超过200辆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