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障的诊断分析
1. 制动踏板被踩到底且无反力这时可继续踩几下制动踏板:
( 1) 若踏板仍被踩到底, 且无反力, 则应检查贮液室是否有制动液; 总泵进油孔和贮液室盖通气孔是否堵塞, 制动管路是否破裂或接头严重漏油; 总泵或分泵皮碗是否破损、顶翻; 机械连接机构是否脱落。
( 2) 若连续踩几脚制动踏板, 踏板能升高, 则继续踩住踏板检查。如踏板逐渐升高, 制动效能好转,则故障是因为踏板自由行程调整不当, 或制动器间隙调整不当。如踏板缓慢下降, 则应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渗漏; 总泵、分泵皮碗是否密封不良, 活塞回位弹簧是否失效; 总泵回油阀或出油阀出油是否不良。如果踏住制动踏板有弹性感, 则说明制动管路进了空气, 应排除。如感到总泵活塞来回动, 则故障在总泵, 皮碗破裂或回位弹簧失效。
2. 踏板高度适中没有弹性
这时可进行路试检查:
( 1) 如果是个别车轮制动不良, 则应检查制动软管是否老化堵塞; 制动间隙调整是否正确; 分泵皮碗是否发胀, 摩擦片表面是否有油污或铆钉外露, 制动鼓内壁是否失圆; 摩擦片接触面积是否正确。
( 2) 如果是各车轮制动都不良, 则应检查总泵皮碗是否发胀或活塞阻卡; 制动器间隙是否调整得当;制动鼓内壁是否失圆; 摩擦片是否油污或铆钉外露;摩擦片接触面是否正确。
二、故障排除方法
1. 总泵出油阀损坏应予以调换, 通气孔及补偿孔堵塞予以疏通。
2. 总泵、分泵及管路接头有漏油处予以修复。
3. 摩擦片硬化应予以调换, 沾染油污予以消除,铆钉露头应重新铆合。
4.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 应予以适当调整。
5. 液压制动踏板自由行程与总泵推杆的长度相关, 若推杆伸长, 踏板自由行程缩小, 反之则自由行程增大。其调整方法为: 松开推杆上的防尘套卡箍,将锁紧螺母旋松, 使推杆作伸缩调节, 直至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规定为止。然后, 用一个扳手固定推杆, 用另一个扳手将锁紧螺母拧紧, 最后将防尘套复位, 装紧卡箍。
6. 液压制动的车轮、制动器、制动蹄与制动鼓间隙的调整, 可以根据该间隙的变化程度进行局部调整或全面调整。
( 1) 局部调整: 将汽车用千斤顶顶起, 使车轮离开地面, 调整前制动蹄。朝前转动车轮, 同时转动前制动蹄偏心调整轮, 直到车轮被刹住为止。将偏心调整轮朝反方向转动, 直到车轮刚刚能自由转动为止。再按上述方法调整后制动蹄, 但调整时车轮应向后转。通过制动鼓上的检查孔, 在离开蹄片端头30~ 50 mm 处用塞尺测量间隙, 一般应为 0115 ~0125 mm。
( 2) 全面调整: 汽车顶起车轮离地后, 转动支承销, 使销上的标记向水平方面靠拢。将车轮向前转动, 同时转动前制动蹄偏心调整轮, 直到车轮刚能自由旋转为止。用塞尺通过检查孔测量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 上端应为 0. 25mm, 下端应为 0. 12mm, 均在离摩擦片端头 30~ 50 mm 处测量。
调整好前制动蹄后, 旋紧支承销锁紧螺母。再按前述方法调整后制动蹄, 但调整时须将车轮向后转动。调整好前、后制动蹄后, 应作行车检验和不断调整。直到制动器的制动性能良好、制动鼓没有异常发热则为合格。
7. 液压制动系统内有空气, 应予以排除。
8. 制动鼓失圆或起沟槽, 应光磨修复。若制动鼓壁过薄应更换制动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