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技术
剖析奥迪车系发动机结构特点及检修要素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5-08-26 06:42:50



   (二)检修要点
    电子控制发动机系统是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当进行故障诊断时,要考虑电子控制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在深入理解硬件组成的同时,要深刻理解软件的控制作用。另外,在故障诊断中还要充分注意到机电液一体化的特征。机液传动和电子控制之间的联系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是机中有电、电中有机。机械故障可以表现为电控症状,电控故障可以表现为机械症状。当诊断表象为电控系统故障时,不要忽视机械系统的影响,反之亦然。
    检测方式主要有在线式和通信式两种。在线式检测是电路测试的基本方法,主要采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传感器、执行器、电源、搭铁等电路进行在线动态参数测试。在发动机控制模块电路与测试仪表之间只具有单向测试的特点,其主要测试形式是万用表的电路数值分析和示波器的电路波形分析。另外,使用万用表还可以进行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元件测试。在线式检测流程如图20所示。

    通信式测试是一种特殊的测试方式,一般采用诊断仪与汽车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来实现,并且具有双向测试的特点。常用的测试方式是故障码分析和数据流分析。此外,还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传感器模拟和执行器驱动试验,以及对汽车控制模块进行设码、编程、匹配、防盗解码等。
    诊断仪与发动机控制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串行通信端口(K线)与诊断仪连接;第二种是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高、低速局域网线(诊断CAN)直接与诊断仪连接;第三种是发动机通过高、低速局域网线再经过网状与诊断仪连接。通信式测试流程如图21所示。

    1.故障码分析(通信式)
    故障码分析包括读取故障码和分析故障码。读取故障码是在问诊环节完成后、试车环节开始前应进行的步骤;而分析故障码是在试车完成、再次读取故障码后进行的诊断工作。实际检修工作中,是采用故障码分析法还是采用症状分析法来进行诊断,主要取决于故障码分析的结果。故障码分析内容包括:故障码与故障、故障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故障码性质、故障码设置条件、故障码分析流程;冻结数据帧、故障码失效安全模式诊断等。故障码与故障、故障症状之间的关系见表1。

    有些故障出现后,控制模块在设置故障码的同时将进入失效安全模式,这是为了保证在一些部件发生故障后能让汽车继续行驶回家,因此也称为回家功能、跋行功能或备用功能等。在进行故障码分析时应了解进入失效安全模式的运行工况特点,这样会对故障症状产生的机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数据流分析(通信式)
    数据流分析是以诊断仪的数据流测试功能为基础,对汽车控制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的运行参数以及电脑控制过程参数进行多路同时测试的诊断过程。数据流具有动态同步、多参数同时显示、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对具有独特的诊断优越性。
    大多数车系的数据流是以全组方式进行显示的,即某一电控系统所能传送的数据都显示在屏幕上,如果数据量超过屏显范围,则采用翻页的方式实现。大众/奥迪车系的数据流显示方式则以成组显示为主,每次查看数据流时,先输入数据流的分组编号,然后诊断仪根据分组编号显示该组的全部数据(通常为4项)。虽然成组显示方式给阅读带来一些不便,需要查阅维修手册和记住组号,但能够促使人们有针对性地分析数据流,因为每个组号都有明确的功能定义,而组号中的项目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3.点火波形分析(在线式)
    点火波形按测试电路点可分成点火初级低压波形和点火次级高压波形,按显示方式可分单缸波形、陈列波形、重叠波形和并列波形。
   (1)点火初级电压基本波形该波形由初级绕组衰减振荡段、低压火花跳火段、初级绕组剩余磁场衰减振荡段和断电器触点闭合段组成,如图22所示。

    ①初级绕组衰减振荡段在断电器触点突然断开时,由于初级绕组内的磁场能向电容充电并转化为电场能,而电场能充足后又反过来向初级绕组充磁并转化为磁场能,因此产生特有的衰减振荡波形。若没有衰减振荡波形或振荡不足,则说明点火线圈损坏。
    ②低压火花跳火段当次级绕组的高压击穿火花塞后,点火线圈中的磁场能开始通过火花塞间隙的跳火释放出来,使得初级绕组的衰减振荡波消失。这时次级电压应稳定在一定值上。
    ③初级绕组剩余磁场衰减振荡段当点火线圈的磁场能不足以维持火花塞跳火时,火花塞跳火中断,初级绕组就将剩余磁场能再次与电容中的电场能交换,出现第二次初级电压的衰减振荡,最终电压应从衰减振荡逐渐稳定到蓄电池电压值。
    ④断电器触点闭合段当触点闭合时,点火初级电压从蓄电池电压下降到0V,并保持延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点火线圈通过初级线圈中的初级电流将蓄电池中的电能转化为线圈磁场能的过程。
   (2)点火次级电压基本波形该波形分为火花塞跳火时间段、点火线圈电容器衰减振荡段和触点闭合段,如图23所示。

    ①火花塞跳火时间段当断电器触点断开时,磁通量的突然变化使次级绕组产生高压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势达到火花塞击穿电压时,电容中的电场能首先放电,特点是放电时间极短,放电电流很大,可达几十安培,并且伴有迅速消失的高频振荡。当电容中的电场能放完后,点火线圈中的磁场继续通过已击穿的火花塞间隙释放出来,形成点火次级线圈的高压火,其特点是放电电压较低,约为600V,放电时间较长,可达数毫秒,放电电流较小,约为几十毫安。
    ②点火线圈电容器衰减振荡段点火次级电压波形在点火线圈与电容之间进行衰减振荡,它与点火初级电压在该段的波形完全一致,只是相关一个变压比(约为100倍)。
    ③触点闭合段当断电器触点闭合时,由于初级绕组中的初级电流突然变化,使次级绕组产生反向感应电动势,形成次级高压波形在触点闭合处的反向电压突变,随后反向感应电动势又随着初级电流的逐渐增加而减小,最终趋于0V。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 好的评价
      0%(0)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26,076.17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