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L机柜的连接器分为电源连接器、控制器连接器及真实负载连接器。板式台架所需电源信号从电源连接器引入,包括KL30、IG1、IG2、KL31等信号。控制连接器用于连接被测控制器的引脚,包括A、B、C、D、E、F、G、H、I、J共计10个连接器,真实负载连接器用于连接被测真实负载,包括A'、B'、C'、D'、E'、F'、G'、H'、I'、J'共计10个连接器,真实负载连接器与控制器连接器一一对应。
HIL系统接线原理需遵守以下原则。
1)根据控制器引脚信号电流的大小选择连接器,控制器连接器、负载连接器均分为3个区域,即0-200 mA区(PIN 11-PIN36)、0-10 A区(PIN37-PIN46)、0-20 A区(PIN1-PING)。根据实际
ECU和负载的引脚电流最大值来分配,小于等于200 mA的可接入0-200 mA区,小于等于10A的可接入0-10A区,小于等于20 A的可接入0-20 A区。各分区均可向下兼容,如0-10 A区也可接入小于等于200 mA的信号,0-20 A区也可接入小于等于10A的信号。
2)控制器连接器和负载连接器的接线必须一一对应。如控制器的PIN 1实际连接真实负载A的PIN 2,在接线时,将控制器的PIN 1已接至控制连接器B的PIN 11,那么真实负载的PIN 2也需要接至负载连接器B’的PIN 11。
3)HIL系统接线原理设计完成之后,必须在HIL软件系统中进行配置,保证实际接线与软件的引脚配置相一致,否则可能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甚至设备的损坏。
1.2自动化测试用例设计
HIL软件系统基于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集成自动化用例通用编写模板(.cs文件)。为便于测试用例编写,HIL系统已经将常用的测试操作进行了软件封装,形成了基础软件动作库,同时用户可基于基础软件库进行2次封装,形成用例自定义动作库,如表3所示。
基于C#语言编写测试用例非常灵活,工程师可直接在代码层进行用例编辑,只需按照测试用例模板进行设计用例,测试用例模板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引入命名空间需要引入Visual Studio软件命名空间以及支持用例编写的运行环境及动作库函数的命名空间。声明命名空间即系统用例空间,所有的测试用例包含在本命名空间内。类名即被测控制器的功能,是构造函数和测试该功能若干测试用例的集合。构造函数在对象创建时调用,用于类成员的初始化,主要包括测试用例编写人员、被测控制器、功能类别、功能描述以及功能模块序列号等信息。每个测试用例均为一个带属性的函数构成,测试用例属性包括测试编号、功能名称、自动化程度、电压等级等信息。测试用例主体包括初始化操作、测试步骤、恢复现场3个部分,其中初始化操作包括测试动作预处理及开启trace记录功能,每一个测试步骤均包括测试操作及期待结果,为保证每一步执行的正确性,将每一步的操作结果进行异或操作,只有每一步操作结果均合格,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才判定为合格。当所有的测试操作均执行完毕后进行测试现场恢复,将测试过程中改变的开关或执行器的状态恢复到默认值。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