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驱动桥的使用与保养
1. 经常检查驱动桥各部件紧固螺栓、螺母是否松动或脱落。
2. 定期更换主减速器的润滑油和轮毂的润滑脂。如果主减速器均为双曲线齿轮,必须按规定加注双曲线齿轮油,否则,将导致双曲线齿轮磨损加速。夏季用 28 号双曲线齿轮油,冬季用 22 号双曲线齿轮油。
3. 由于半轴凸缘传递的扭矩很大,并且承受冲击负荷,因此必须经常检查半轴螺栓的紧固情况,防止半轴螺栓因松动而断裂。
4. 新车行驶 1500 ~ 3000 km 时,拆下主减速器总成,清洗减速器桥壳内腔,且更换润滑油,以后每年冬、夏各更换一次。
5. 当车辆行驶 3500 ~ 4500 km,进行三级保养时,解体后桥各部零件,并清洗干净。装配时,各轴承、齿轮和各轴颈配合表面应涂以润滑脂。后桥总成装复后,必须加注新的润滑油,并且在车辆重新行驶 10 km 中,应检查减速器总成和轮毂轴承的温升,如有过热现象,应增加垫片的厚度。
6. 车辆行驶 6000 ~ 8000 km 时,应进行二级保养。保养时应将轮毂拆下,清洗轮毂内腔及轮毂轴承,在轴承内圈滚子和保持架之间的空间加满润滑脂,然后装复,按规定调整轮毂轴承。装配时注意检查半轴套管和轴承螺母螺纹是否损坏。如果严重磕碰或配合间隙过大,就必须更换。检查并补充后桥内的润滑油,检查通气塞,使之保持清洁、畅通。
二、驱动桥的故障与排除
1. 驱动桥差速器漏油
表现: 驱动桥加油口螺塞、放油口螺塞、差速器油封处和主减速器壳与后桥壳接口处往外渗油。原因及排除方法:
( 1) 润滑油加注过多或者油的等级不正确。拆下检视孔螺塞,如有油流出,则为油位过高。
( 2) 壳盖各部螺孔螺纹多次拆装,丝牙间隙增大,润滑油从螺纹处渗漏。
( 3) 油封与轴颈不同轴、油封装反、油封损坏,与油封配合的轴颈磨损或表面有沟槽,油封磨损或损坏,应更换油封。
( 4) 配合法兰松动或损坏,应上紧或更换法兰。
2. 驱动桥内有噪声
表现: 汽车行驶时驱动桥发出较大响声,并且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
原因与排除方法:
( 1) 油位太低或油的等级不正确,导致润滑效果差。若油位太低,则加油至检视孔; 若属润滑油的等级不正确,则应把油放掉并换油。
( 2) 差速器轴承松动或磨损,驱动桥半轴轴承的磨损,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的间隙过大等因素导致各运动部件的撞击,出现此类情况,应更换轴承,调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的间隙。
( 3) 装配调整时不按技术规范,使齿的啮合位置不符合要求,这些不规范的啮合就会使车辆行驶时发出噪声,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或下坡滑行时更为明显,出现此类情况,应重新调整齿的啮合位置。
( 4) 保养不良所致。新车行驶 1500 ~ 3000 km时,必须更换润滑油,以后每年冬、夏季各更换一次。若不按这些规定进行保养,就会使齿轮润滑油中进入铁屑及脏物,发生堵塞,造成轴承缺油,使齿轮的磨损加剧,啮合间隙变大,从而发出异响。
( 5) 操作不当所致。猛抬离合器进行强行越坑或超载,大坡度起步,此时齿轮因受冲击力过大造成打齿而发出声响。为减少声响,应正确操纵车辆。
3. 主减速器过热
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后桥壳,感觉过热,或者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后桥壳的表面温度,若发现超过 85 ℃,则为主减速器过热。
原因及排除方法:
( 1) 润滑油过少,或者使用了不符合规定的润滑油。若润滑油过少,应加至检视孔; 若润滑油不符合标准,应放净,并重新加符合标准的润滑油。
( 2) 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啮合间隙过小,以及其它各齿轮间的啮合间隙过小,此时应调整有关齿轮的啮合间隙。
( 3) 装配各支承轴承时,预紧度过高,应调整轴承的预紧度。检查时手摸各轴承部位感到烫手,说明轴承装配过紧。
( 4) 车辆超载行驶,也是导致主减速器过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 5) 主减速器壳在使用中变形,使轴承的运行阻力增大,应检修或更换主减速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