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边小店保养=方便又实惠
以一个机滤为例,在4S店买可能要贵几块钱,但它能保证正常使用8000~10000公里以上,而在路边小店买的机滤寿命很可能跑不到3000~4000公里,而厂家原装机滤对于车身整体的协调性而言的好处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省几元钱小钱、图一时的方便,很可能是以牺牲日后的使用性能为代价。
有些车主担心自己的车明明是个小问题却会被4S店描绘得很严重,在劝说下更换配件,花些不必要的钱,但其实,在主流汽车厂家中,这样的现象基本不可能存在,因为厂家对经销商有严格的管理措施。4S店做的是长期生意,不像街边小店是一锤子买卖。
2.进口轮胎比国产轮胎好
有些车友特别喜欢进口轮胎,其实适合欧洲路况的轮胎在国内往往难有上佳表现,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表现得特别“娇气”,容易引发胎侧起包等现象。许多国外品牌的轮胎在国内合资生产后,都会根据国内具体的道路状况,在轮胎侧面采用加强设计,从而增加胎侧的抗冲击力。
3.装上节油器就能很省钱
希望自己车子省油但又不能换车,听说安装一个节油器,就能提高燃油经济性,每百公里可以省下一半的汽油,在油价高涨的今天,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可是,目前市面上90%的节油器都是假的,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节油,如果改变不了先天条件(如发动机、变速器等),可以通过改变后天条件—良好的驾驶习惯来形成。
当然,买了车毕竟是用来享受,也不要为了节油,刻意地不开空调、不开音响,倒不如不买车。
4.三滤一起换
很多车主一旦感觉汽车怠速有问题,就立即更换三滤,认为只要三滤干净,汽车跑起来就没有问题。而有些维修人员,为了多挣工时费,也乐意接受车主这种请求,将三滤同时更换。在这里要提醒新车主,做汽车保养时三滤完全不需要一起更换,因为从专业角度讲,三滤的使用寿命和周期都是不一样的,通常汽滤在3万公里时更换,机滤在5000公里时更换,空滤则可以在1万公里时更换,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同时更换就是浪费。每辆车都会附带一个保养单,上面会详细说明到什么里程应该更换什么保养件,除了以里程数作为参考外,也要考虑当地的天气情况。如果春季总是大风,可以适当缩短空滤更换间隔。
5.短暂停车熄火能省油
车子熄火不工作肯定能省油,但还存在另一个问题:发动机每次启动的瞬间油耗都很大,通常会高出正常工作状态20%左右,孰省孰耗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车主在短时间停车时喜欢熄车,但应考虑停留时间。此外,发动机作为车子的心脏,多次熄火、启动势必降低其使用寿命。
6.手动档比自动档更省油
手动挡比自动挡省油似乎是很多车主根深蒂固的观念。现在可能要稍作改变。
在以前,自动挡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普通四速自动挡上。在汽车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五速自动挡、六速自动挡甚至七速自动挡都已经配备在一些新车上,变速箱齿轮比的设计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手动挡比自动挡省油的说法已经不是一种科学的说法了。
7.排量越小越省油
一般来说,小排量车型比大排量车型耗油少,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排量大的车型由于采用轻量化车身,同时配备先进的发动机等,实际油耗并不高很可能比小排量车还要低。
8.动力越足越耗油
大功率、大扭矩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高油耗。其实这跟厂家对车型的调校有很大的关系。
有些发动机技术先进,其产生的动力输出非常平顺充沛,线性好,在常用的转速范围下就可以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和峰值扭矩,充分支持车子行驶。这种情况下车子不会出现想象中的高油耗。相反,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倒不少见,由于动力不足,油耗反而直线上升。
9.随意增加节油产品降低油耗
目前,国内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可以评价节油产品的节油效果,在这方面最好还是采取谨慎态度。
许多汽车厂商在发动机开发、整车研发等过程中,已经注意到节油的问题,很多车型出厂时就具备了合理的节油装置,贸然对其进行改装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现在市面上的节油产品种类繁多,原理不一。对这类产品最好还是采取谨慎态度,不要迷信宣传出来的效果。根据相关调查,因为加装了“节油装置”而对车子造成损害的情况并不少见,且节油效果却毫不明显。
10.高档位小油门比较省油
这种做法发动机易发生爆震,燃油爆发的力量不能完全做功,并冲击连杆机构,造成早期磨损,低转扭力不足,加速无力,反而耗油会有增高的可能。最佳的节油而又保护发动机的方式,是在最大扭矩转速偏低的区域工作可能得到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节油效果。
11.关闭空调省油
炎炎夏日,开车时打开空调是少不了的,但车载空调是“耗油大户”。于是,不少私家车车主就在空调使用上动起了脑筋。
有些车主为了省油,不开空调,而是选择直接打开窗户通风。而有些车主将空调温度打得很低,以期等到车厢内的温度降下来后,降低油耗。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开窗通风更省油吗?温度越低越省油吗?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来降低车内温度,在车速普遍较低的市区内,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旦车速提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就适得其反了。当时速超过80公里/小时,由于开启车窗而增加的阻力使得油耗增大,与不开空调省下来的油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高速行驶时开窗通风得不偿失。
那么,在夏季应该如何正确使用车载空调呢?夏季汽车油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车载空调使用频率过高。因此,减少车载空调带来的耗油量,就会降低整车油耗。有些车主为使车内凉爽,往往将车载空调温度设定在最低温度值上。这样,空调泵就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一直处于高挡位,油耗反而会增大,而且车内外温差太大,人也容易感冒。一般而言,车内温度低于车外5℃即可,否则,出了车与外界接触也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在设定车载空调温度时,一般设在25℃就可以了。
12.不上保险,“裸奔”上路
开车的人几乎无人不知车险的作用。选择了车险也就选择了一份保障与安心。但不少车主在购买车险,尤其是在续保时,往往为了省几千元钱,就只选择投保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而放弃购买商业险(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全车盗抢险、车上责任险等)。业内将这一群体的车主称为“裸奔”一族。保守估计,这一群体至少占到了开车族两成以上的比例。
专家说:“只买交强险的客户普遍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是典型的省小钱冒大风险的行为。一旦在驾驶过程中发生伤残或者死亡事故,责任方仅凭借交强险的赔付额度是远远不够赔偿对方损失的。”
因此,相比不可预测的出险率,实在没必要省小钱而冒大风险。车主在购买交强险的同时,最好再适当选择一些商业险险种,尤其是第三者责任险和车损险,尽可能地将风险规避。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一般私家车可以选择投保10万元或20万元。车损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发生事故,造成车辆受损,保险公司在合理范围内予以赔偿。以上两个险种构成了车主们实现最低保障的投保组合,保费也非常经济实惠。如果车主对自己的驾驶水平不是很有信心,还可将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额提升,选择20万以上的,保费增加了一些,保障也更加全面。
13.索性将车闲置不开
车主付女士7年前就买了车,但一直不怎么开,放在地下车库里,一放就是好几年,到现在为止,车子行驶里程还不到2万公里。用她的话说,当时买车的时候纯粹属于随大流,脑子一热就买了。可家里和单位离得特别近,平时上班根本不用开车,久而久之不开车了,付女士的驾驶水平也是直线退步,发展到不敢开车了。当然,资金压力也是一大原因,跑远路才开车,因为短途开车消费太高。她索性就把车子停在地下车库了,基本上一个月都开不了几次。最近两年,更是压根没动过车子一下。任凭车子外面蒙着的土越来越厚。
专家说:买了车,排除堵车的因素,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想去哪里,踩一脚油门就行,不用再为选择出行方式而大伤脑筋,并且自己驾车,还很自由、随性。但如果因为担心开上车花销增大,就不必买车了。因为当你做出决定买车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你必须像养孩子一样对待车,基本的开销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平时不舍得开车,只有放假时才开车出去玩,这样的用车方式是很伤车的,车辆闲置的时间一长,各种小毛病会接踵而至。比如,引擎与变速箱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常处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状态而生锈,电瓶也会因为长期的自然放电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即便是因为经济条件舍不得开车,最好也要隔几天就开一次车,跑个三四十分钟,这样也能给车子的电瓶充充电,让齿轮、变速箱之间的接触更加自然润滑。另外,总是短途用车也会伤车,车随时在动但都开不远,是伤车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