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箱开锅直接往水箱加凉水
夏天容易出现水箱开锅的状况,也就是说水箱里的冷却液达到沸点了,开锅危害重大,伤车伤人,因此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
行驶在炙热的沥青路上,突然瞅一眼水温表,发现温度已达100℃,这个时候估计您坐不住了,靠边停车,打个双闪,开始下车给水箱加水。维修专家提醒,此举过于鲁莽。如果您的水箱里一直加的是防冻液,100℃还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没有达到沸点,防冻液的温度在 85~105℃之间算正常温度,其沸点约为120℃。
如果加的是水,估计是快开锅了,但不管是防冻液还是水,这个时候都不能去揭开水箱盖看,因为此时的水箱内有水蒸气,压力很大,一旦揭开盖,水就会喷出,后果很严重。
2.降低胎压可防止爆胎
提到夏季预防爆胎时,一些老司机经常建议新手选择降低胎压来规避爆胎风险。实际上,降低胎压有时甚至会比胎压过高更危险。
这是因为,现在的车用轮胎多数是子午线胎。这种轮胎的胎体,是聚合物多层交叉材质,其顶层是数层由钢丝编成的钢带帘布。如果胎压不足,这些钢丝变型就会加大,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热,这才是夏季爆胎的真正原因。
同时,胎压也直接与行车安全有关。胎压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车辆的动力性和制动性能、行驶稳定性下降。胎压过低还会让车更费油。
车主最好去4S店或正规修理厂,定期检查、调整胎压,保持胎压在厂方规定的范围内。特别是夏季长途出行前,更要对轮胎进行仔细检查,除胎压外,轮胎的磨损、胎体的损伤都需要注意,不要“病胎”上路。平常车主也可准备一支笔型胎压计,随时监测胎压。
如果车主资金较充裕,还可为轮胎和备胎充氮气。氮气为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活跃,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在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远比空气低,降低了爆胎几率。
3.冷却水温度越低越好
到了夏季,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就变得越来越恶劣,很多车主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都会想办法给发动机降温,甚至有车主将节温器拆掉,可谓防“开锅”各显神通。此外,一些车主认为,夏季汽车水箱里可以用水,冬季的“防冻液”仅仅是防“冻”,夏天就无用武之地了。
据维修专家介绍,这些认识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发动机温度并非越低越好,如果冷却液温度过低会降低燃油燃烧效率,增加油耗,加剧发动机磨损,最终降低发动机的功率。现在的汽车发动机性能已经很优异,行车电脑对发动机工作状况有着精确的监控,再像对付“老爷车”一样对节温器“动手脚”已经没有必要。售后服务专家还强调,防冻液不仅仅是“防冻”这么简单,防冻液的沸点比水高,在炎热夏季,换水或者水与防冻液混合使用为发动机降温,反而容易“开锅”。
发动机也有最佳的工作温度,当冷却液温度控制在80~90℃可以使发动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车主应定期更换冷却液,如果不及时更换会让爱车的冷却液出现沸点下降、防腐性能下降等情况。
4.空调不凉就添加冷媒
发现空调不凉,车主的第一反应就是“缺冷媒”,于是把车直接开到4S店或者维修站要求添加冷媒。但实际上,如果未经检测盲目添加冷媒,有可能造成空调管路中的冷媒超量,反而会使系统散热不良,空调更加不凉。
其实空调不凉除“缺冷媒”之外,还有其它原因,如空调滤芯堵塞、变脏就会造成空调不凉、风量减小。
车主要及时更换空调滤芯,各品牌都有固定的更换周期,及时更换滤芯可以提高风量和过滤能力。如果车主觉得空调有异味吹出,可能是空调的风道长霉等所致,为了保障健康,这种情况下需对空调的风道进行清洁。
一些行车小技巧也可以让空调发挥更大的功效。车在户外暴晒后,不要急于开空调,可以先开窗通风,等车内温度稍降再开空调,使用内循环,使车内迅速降温。行驶一段时间后,待车内温度比较舒适时,再使用外循环,可以保持车内的空气清新。
5.空调调到最高档,风向向下吹
汽车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车内的温度就可能高达六七+摄氏度,这时要去开车简直是太痛苦了。要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入车内启动,打开空调到风速最大挡位,然后到车外等待,几分钟后等车内温度降下来了再进入车内。回想一下您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其实这样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制冷方法。将空调的温度设置在最低值,空调泵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处于高挡风位,油耗自然会加大。
正确的方法是进入暴晒的汽车后,马上降下车窗,这时先不要开空调,过一两分钟,等车内外温度平衡时,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空调循环一定要放到室内循环挡。
另外,制冷时空调的风向最好向上吹,因为冷空气要向下沉。在选择风向挡位时最好选择吹人体正面,而不要选择吹前挡玻璃,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选择吹前挡玻璃的话,会因为挡风玻璃温度太高,而抵消大部分的制冷效果。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出风量大制冷效果就好。但选取风速挡位时不要总使用最高挡,如果只有前排乘员选用2或3挡风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