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持续推进“五商中交”战略落地实施,广泛开展企地合作,多个地区多个项目的投资框架协议已经签订并陆续进入实施阶段。我公司紧跟中国交建战略步伐,继续围绕“做大做细做好”海外的战略方针,持续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境外项目的管控力度,境外多个项目均保持了稳步快速推进,海外业务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增高。随着企业的发展,我公司海外产值规模屡创新高,特别是伴随着中交走出去战略的持续实施,海外项目不断增多,船机设备管理面临创新和观念的转变,船机安全风险和管理难度加大。
创新背景
我公司承建的非洲某公路项目全长52km,沿途跨河施工,工程处热带雨林地区,雨季较长,气候高温高湿;交通条件较差,工程沿线无进场道路,地材需自行开采运输,运输方式为水陆联合,运距较远;当地劳动力贫乏,劳动技能低;主要施工设备为国内采购,种类繁多,数量较人,高峰期施工设备多达几百台套。该工程为所在国家重点工程,工期紧任务急,所处地区不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给施工设备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如何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施工按质按期完成任务,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项目在实施的过程,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与项目的进度矛盾凸显,主要体现在:一是国产设备的故障率高,大故障没有小故障不断,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二是由于受当地经济不发达,设备租赁市场较小,租赁费用特贵,施工设备很难替换,配件又不能实现当地供应,完全靠国内供给。从而造成维修不及时,施工设备不能有力支撑生产。公司通过现场发回的设备故障照片以及相关故障资料,认真从设备自身以及管理的角度经过分析,排除了设备自身设计上的问题,认为设备主要还是出在使用和保养的问题上。因此,公司提出,尽可能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借鉴在其他非洲国家的设备管理经验,要因地制宜,创新设备管理经验,尽快摸索出一套适合海外设备管理的新方法,加强海外设备管理的系统化建设,为公司海外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TPM系统化建设设备管理方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强化我公司海外设备管理TPM系统化建设,成为保证我公司海外项目顺利施工的根本保障。全员生产维修体制(Total ProductiveMaintenance)简称TPM,是1975年以后日本企业界设备管理人士在学习美国设备后勤学管理的基础上,吸收了英国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经验,并结合日本企业管理传统形成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体系。
解决方案
调查研究
公司在2015年初,针对该项目的设备管理情况进分析,查找传统管理模式下海外设备管理的不足,认真归纳和总结,确定问题的所在:①项目设备管理人员不足,缺乏技术较全面的技术管理人员。②项目维修和保养人员缺乏,分包队伍自带的设备维修和保养人员技术不全面缺乏责任心。③当地经济不发达,设备销售和租赁市场不完善,配件没有供应市场。④国内设备和配件,由于出口报关手续复杂周期较长,配件申请计划性不强。
实地考察
公司派2名设备管理人员前往非洲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技术管理和维修人员、当地的设备销售和维修市场、项目的人员结构情况以及项目设备的实际管理情况等。结果发现存在以下实际情况:①当地的设备使用工况恶劣:片麻岩硬度高,爆破粉碎后多棱角,对料斗、履带、轮胎等伤害极大;路基施工面层石英砂细小坚硬,对销轴密封易造成伤害,密封漏油后细沙迅速进入轴套加速销轴、履带连接套和驱动轮的磨损。②设备管理职责转换意识不强,未能建立以设备本身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重使用,轻保养”是设备早期严重磨损老化的主要原因,未能准确把握设备维修需求与配件采购周期吻合度。③新设备只要保养到位,以国内经验,正常使用1年以内是不应该有大故障的,粗放式的管理加速了设备老化进程。缺乏配件采购缺乏前瞻性,是导致小毛病拖成大故障的重要推手。
完善管理
针对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公司在原来的组织机构上增加一名主管设备的副经理,加强管理;同时从供货商那里外聘专业技术较强的维修人员5名,增强维修力量;制定完善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管理以及相应的奖罚制度。
培训学习
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加强宣传和引导,采用外聘讲师和内部授课的方式宣贯TPM系统化设备管理思路,使公司以及项目部层面充分认识到TPM系统化设备管理方式对于海外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真正了解TPM设备管理模式,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为目的,实行高效的设备维护工作”为宗旨。这一宗旨,也正符合我公司海外项目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保证海外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