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冬天汽车起火困难的预防
每到冬季,特别是遇到零下十几度的特寒天气,总有些车辆早晨起动会很困难。虽然冷车起动难的原因有多种,但电瓶好坏是先决条件。电瓶不好,每次点火都不会顺利,因此,对它的检查必不可少。特别是冬季,让电瓶保持电力充足,会免掉清晨推车、救援的麻烦。
一般熟知的电瓶可以分为免加水型和加水型两种。前者的检查,以电瓶上所附的检查器颜色变化来判断电瓶的工作状态,后者则以电瓶水量的高低为检查的依据。免加水型电瓶虽然方便,但其缺点是寿命通常比加水型电瓶短,正常使用一年左右性能就逐渐变差,能使用两年大概算是正常的。加水型电瓶具有便宜、耐用的优点,大都能使用两年以上。但是如果忘记定期添加补充液,寿命会比免加水型电瓶还短,特别是发动机室温度容易升高的车种,若使用加水型电瓶更需频繁检查液量。加水型电瓶还有一种为低失水型,与免加水型电瓶一样,也有颜色检查器,也在加水孔盖再套上保护盖,很容易和免加水型电瓶混淆。这种电瓶基本上还是必须定期加水的,但长期使用后会发现,除刚开始使用时必须稍补充电瓶水之外,水量一直维持在正常的上限,并没有经常加水的麻烦。这种同时兼具免加水电瓶的方便性和加水电瓶的耐用性的新一代电瓶是很受车主欢迎的。
如果夜间遇到红灯停车时,车灯变得昏暗,一踩油门起步,车灯又会明显变亮,且开始出现发动机起动迟缓无力的情形,这说明电瓶寿命将尽,必须要换新的了。若不想换新的,还可在电瓶中加入具有恢复电极板功效的添加剂,再撑一段时间。但添加剂的用量一定要遵守用量规定。
电瓶电线的接头容易松动,松动后会使电流无法顺利输出或输入。除影响车上电器系统的工作效率之外,更会直接减少电瓶的寿命。注意接头部分一定不能有铜锈,接头很容易聚集因氧化而生成的白绿色粉末,影响电流的供应。检查电瓶接头特别要小心漏电和正负极发生短路的危险。添加电瓶水时也要小心,不可让酸性电解液溅到身上或车体上。检查完毕可在电瓶接头上喷一层防湿剂。
有些完全放电的电瓶可以耐得住三次再加水后重新充电使用,但其有效寿命和最高蓄电量会明显比使用正常的电瓶差。下车时,务必要回头看看车灯是否关了,防盗器中耗电量较大的机种也应尽量避免使用,才不会让电瓶寿命提早结束。有些车在换电瓶后,车上的控制电脑需重新设定,这一点也要注意。
遇到特寒天气,电瓶感觉不太好的也可把电瓶卸下,拿到屋中保暖,清晨点火时再装上。这样虽然有些麻烦,但却可保证车辆顺利起动。
六、冬天关于行驶的附着力
附着力这个词听起来很陌生,但了解它对冬季行车却很有帮助。
附着力表示轮胎与路面附着情况。附着力的大小是车重与路面附着系数的乘积。这是对整部汽车而言的,如果对一个车轮,那么该车轮的附着力应为:该车轮所受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乘以路面附着系数。
附着系数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固定值,与车速及车轮对路面的滑动程度(包括滑转和滑移)有关。
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车轮产生的推力、制动时地面对汽车产生的地面制动力、转向时汽车得以按预定轨迹达到转向要求的地面侧向反作用力,都得靠附着力提供。
各种路面的附着系数备不相同。良好的、干燥的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附着系数最大,其峰值可达0.9,依次是砾石路、土路、压紧的雪路和结冰的路面,冰路的峰值只有0.1,车轮滑动时才0.07。可见由于冰路的附着系数极小,在冰路上欲前进困难、欲转向不能、欲制动刹不住车,严重时会发生侧滑(甩尾)或激转。所以严冬的冰雪路上,公共汽车站及其附近要铺洒砂子或煤渣以提高路面附着系数,确保行车安全。
沿汽车的纵向和侧向都具有附着力。但当纵向附着力较多地施于驱动车轮或制动车轮时,侧向附着力就会降低。所以当制动到车轮抱住时,车轮在地面滑移,此时纵向附着力已达极限,侧向附着力显著降低,汽车不能转向(而转向轮已转过一角度,但车辆仍按原直线方向行驶)。另一种情况是驱动又转向的车轮(前轮驱动),如驱动时发生滑转,汽车也不能按预定要求转向。制动时如果4个车轮都被抱死,则因没有侧向地面反作用力(侧向附着力提供)来抵抗汽车受到的侧向力(如道路的横向坡、转向时的离心力、侧向风等)而不能维持汽车直线行驶,很可能发生侧滑或激转,汽车失去控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所以在附着系数极低的路面驾车需特别小心。
七、在冰雪路面上驱动轮打滑应采取的措施
汽车在坚硬而光滑的冰雪路面上起步时,常遇到驱动轮严重打滑的现象,致使汽车无法起步。这时应换用高一级的挡位,用中速挡起步,控制油门在最小开度,以不使发动机熄火为准。离合器踏板徐徐均匀放松,这样可使驱动轮不出现滑转,从而慢慢起步前进。若还不能起步,则需提高汽车对路面的附着力,可在路面上垫草、木板或树枝,或装防滑链条。也可沿驱动轮运动方向将路挖出沟槽,以便于汽车起步。
八、汽车发动机燃油系统冬季的养护
经验表明:汽油发动机发生的故障有约50%是燃油系统造成的,而燃油系统的故障又有50%是因为燃油不洁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燃油中的水份造成的故障)。
汽油中都会有一些水分。这些水分有些是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有些则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在正常温度下,燃油可溶解一些水分,但在温度降低时,水的溶解性相应变小,多余溶解量的水分就会聚集。因为水的比重大于油,它就会慢慢地分离出来,停留在油路的弯曲处或滤清器中,引起供油不连续。当温度低于水的凝点时,水就会凝聚结冰,引起油路堵塞,使发动机无法工作。另外,汽油中的水分会腐蚀和破坏燃油供油系统元件。
出现了这种现象,普通的方法只是用热水浇油箱和管路,直到冰溶化以后再发动汽车,使燃油恢复正常温度。然而这种方法,太费时费力,而且不一定能完全有效,有时甚至要把管路拆下来把冰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