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M276发动机热量管理控制功能
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由发动机控制模块(N3/10)控制的热量管理进行调节,其具有以下优点:
·更快达到最佳工作温度
·减少废气排放
·节约燃油(高达4%左右)
·提高温暖舒适性
·高负荷时的最佳主燃烧点
发动机控制模块根据以下传感器和信号进行热量管理:
·热膜式空气流量传感器(B2/5),发动机负荷(适用于层状燃烧发动机)
·进气温度传感器(B2/5 b1)(适用于层状燃烧发动机)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B11/4)
·进气温度传感器(B17)(层状燃烧发动机除外)
·进气歧管进气温度传感器(B17/1)
·节气门促动器下游压力传感器(B28/7),发动机负荷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B37),加速踏板的操作(多快和多远。驾驶员类型:稳重型或运动型
·曲轴位置传感器(B70),发动机转速
·发动机控制模块中的温度传感器
·自动空调(AAC)控制模块(N22/1),通过CAN B和CAN E传送的空调和车外空气温度状态
·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控制模块(N47-5),通过底盘控制器区域网络(CAN)传送的车轮转速
·电控单元(全集成化变速器控制VGS)(Y3/8),通过CAN C传送的变速器油温度状态
对热量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分以下几个阶段:
·加热系统关闭的功能顺序(截至2011年5月)
·双盘式节温器加热的功能顺序
·风扇控制的功能顺序
·过热保护的功能顺序
1.加热系统关闭的功能顺序(截至2011年5月)
为更迅速地加热发动机,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促动加热系统切断阀(Y16/2)关闭加热系统冷却液回路。
2.双盘式节温器加热的功能顺序
冷却循环回路通过发动机中的双盘式加热式节温器来改变冷却液温度。为此,双盘式节温器中包括双盘式节温器加热元件(R48),可根据需要调节节温器盘的位置,并由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接地信号促动。
双盘式节温器有三种位置可供设置:旁通模式、混合模式、散热器模式,如图19所示。
(1)短路工作模式。
断电的加热元件:冷却液温度<100℃
通电的加热元件:冷却液温度<65 ℃
为优化发动机内部摩擦情况,从而节约燃油,在部分负荷范围内可将冷却液温度升至约105℃(加热元件断电)。通过提高发动机油温度减小摩擦力,通过减少汽缸套中的燃油凝结改善混合气成分。
(2)混合工作模式。
断电的加热元件:冷却液温度100~115℃
通电的加热元件:冷却液温度65~100℃
(3)散热器工作模式。
断电的加热元件:冷却液温度>115℃。
通电的加热元件:冷却液温度>100℃。
加热双盘式节温器(加热元件通电)可使其打开,且冷却液会流经发动机散热器。全负荷情况下,可以非常迅速地打开双盘式节温器。在此过程中,冷却液温度可降至约80℃ 、从而实现最佳的发动机制冷效果和无爆震燃烧。冷却液温度超过约115℃时,无论加热元件是否通电,双盘式节温器一定会完全开启(应急运行功能)。如果冷却液温度过高,则仪表(A1)的多功能显示屏(A1p13)上会显示一条警告信息。为此,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底盘CAN和中央CAN向仪表发送相应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