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在育人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还不能真正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特别是课程方面,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根据“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育人目标,针对汽车维修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标准,按照职业教育规律,按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升并渗透学生德育,突出专业技能教学,以学生为本,以文化人,形成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创新育人模式,并借示范建设的东风,从企业实际出发,到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借鉴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探索育人新模式,对人才重新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成形、成人、成才,为今后课程改革及实施提供保障。
一、建设阶段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程执行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育人模式上下功夫,在课程实施方面进行有效改革,突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让教师教育学生成形、成人、成才。基于这种理念,我校汽修专业对育人模式进行了分阶段,有目的的建设,见表1。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个理念已逐渐被广大职业院校所接受,但是如何体现这种理念,牵涉到每门课、每堂课的千变万化的设计。然而,千变万化之中仍有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即“做”。紧紧围绕“做”,不管是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还是专业核心课,始终围绕着做,开展教学,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1.专业教学案例一:前照灯开关检测
教师在教这节课时,首先给每位学生下达“任务工单”。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汽车电气知识的基础上,要主动学习。每小组成员带着任务工单分别登上实训工厂的6辆实车,按照要求寻找并打开前照灯(包括远近光灯和示宽灯)。由于课前教师已在实车上设置了不少故障,学生并不能顺利完成第一任务。按照要求,学生参考电路图,找到线路节点,找出故障并排除,最后完成前照灯开关检测任务。由此各小组成员分别进行练习,期间教师和骨干同学进行巡回指导和纠正错误。在学生掌握前照灯开关检测基础上,教师又下了第二份“任务工单”,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左右转向灯、前后雾灯、制动灯、倒车灯、尾灯、应急停车灯、车内照明灯、仪表灯等各种灯开关的检测并排除故障。整节课以及延伸到课外的技能训练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开展的,以任务引领法、情景教学法组织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做),在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