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现场管理
整机管理
施工中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是优质、高效完成海外施工的重要因素,所以设备现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项目领导班子除了配备项目经理和负责对外联络的副经理外,还必须配备一名专职(兼职)主管设备的副经理,以便有效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在机械操作人员配备中,由于很多国家为了解决当地的就业,在人员配备时要求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当地员工。但当地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对设备操作、维修和保养都没有经验,操作技术良荞不齐,有的驾驶员习惯性地起动设备时加大油门,由此造成很多运动零件因得不到正常润滑而异常磨损,导致设备异常损坏。在招聘当地员工时一定要从各方面择优录取,并通过管理制度及工作纪律学习、岗前安全、技术培训等几个环节的培训通过后方能上岗,并在工作过程中,奖惩分明,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技能。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设备的异常损坏。
一定要重视技术资料的收集与保存工作。国外可用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与国内联系也不方便,为此应将所有到场机械的资料(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修理手册、配件目录,以及装箱单、商业发票(若有的话)、原产地证明、当地海关的清关文件的复印件)全部收集齐全,并分类整理保存,为设备日后的使用及完工退场提供便利条件。
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后,一定要安排专人每天对机械进行巡回检查,重点关注每个操作人员上下班前后的例行检查与保养;安排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另外,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设备维护技术人员及修理人员。设备维护技术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责设备的定期保养、检查,收集整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资料,如设备的出勤工作情况、设备的维修记录等,并随时向设备部长汇报设备情况。设备修理人员根据施工设备的具体情况,可分车辆修理人员、施工机械修理人员,对比较复杂的设备还需配备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的专业修理人员。设备修理人员的选择要注意2点:一是要划分不同的专业,二是根据国外项目特点尽量选择一专多能的修理人员,但不能一味的节约成本,而少配置相关修理人员。
配件管理
首先是配件库的管理。应将所有随机械海运到工地的配件一次性清理完毕,并按装箱单分设备、分类别、分品名及规格型号摆上货架,要求摆放整齐、牢固,标识清晰。切不可图一时省事,随便堆放,否则等过上一段时间,谁也说不清楚配件情况。一旦机械出现故障,需要更换配件时,盲目再从国内空运,得不偿失。配件库还要做到日清月结,定期盘存,账物相符。
其次,配件采购计划要有前瞻性(一般需要提前4个月提出需求计划报回国内),而且尽量要考虑周全,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这就需要视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在按期盘点库存配件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的做好设备配件计划,注意计划在时间上一定要考虑有个提前量,给国内采购供应预备一定的反应时间,而且计划一定要注明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设备出厂系列号及零件编号。有些配件还需同时配备照片或测绘图纸发回国内厂商,这样购买时才不会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