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行驶里程约13.2万km的2012年广汽丰田凯美瑞轿车。车主反映:该车行驶中仪表盘上的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验证故障现象,起动发动机,并未发现仪表盘上的发动机故障灯点亮,用IT- II读取发动机系统的故障代码,存在历史故障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电路低输入),并存有停帧数据(FFD,表1)、FFD显示故障代码出现时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为135℃。维修技术人员检查发现发动机冷却液严重不足,推断该车发动机曾有高温开锅现象;查看该车的维修记录,该车均能按时进厂维护;检查冷却液泵、散热器、所有冷却液连接管、暖风液箱外围、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油位高度及颜色;均正常;加足冷却液后运转发动机,节温器及冷却风扇均能正常开启。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分析,该车发动机高温是因冷却液缺失造成的,于是维修技术人员加足约2L冷却液后在不同路况下试车行驶约30 km,高温故障并未再现,副冷却液罐的冷却液液面高度也未下降,建议车主继续使用并注意观察车辆的状况。次日一早车主又将车开来,表示该车自昨日至今行驶约100多km,早晨发现副冷却液罐的冷却液液面高度下降很多,自己加注约1瓶矿泉水(550 mL)。根据车主的描述,维修技术人员加足冷却液至副冷却液罐最高刻度后,再次试车约80 km,发现此时该车损失约250 mL的冷却液,由此断定该车确实存在漏水故障。由于车主业务繁忙,并没有将车留下检修,坚持将车开走使用,表示抽空再来做详细检查,笔者将车辆带故障行驶的危害性告知车主后,车主依然坚持将车开走继续使用。3天后车主再次将车开来,并告知笔者该车现每100 km需加注1瓶矿泉水,这几天该车累计行驶300 km,已加注3瓶矿泉水。笔者检查发现,该车机油标尺高度上升了约5 mm,机油颜色并无明显变化,但机油加注盖内壁残留有微量乳白色附着物,自动变速器油(ATF)液面未上升也未变色,由此推断该车发动机油道与冷却液道存在轻微的泄漏。由于该车无任何外部漏水迹象,那么之前加入的大部分矿泉水都去了哪里呢?怀疑缺少的冷却液应该是从排气管排走的,由此推断该车的可能故障原因是气缸垫密封不良或气缸盖铸造有缺陷(存在砂眼或裂纹)。在征得车主同意后,从外围入手开始检查,拆卸节气门体检查,正常;检查火花塞,观察其颜色及燃烧状况,无异常;测量各缸的气缸压力,均能达到13.5 kPa;拆卸排气支管检查,内壁均无任何异常。至此维修陷入僵局,其实即使车主同意拆解发动机,漏水点也不一定能找到,并且还会破坏原来的漏水痕迹。此时笔者重新整理思路,该车缺失的冷却液一定是从排气管排走的,可能一定要在发动机高温高压的状态下才会出现轻微的渗漏,车主也声称该车都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问题最终还是要解决,就算是保修处理也必须找出故障点,最终思路锁定在拆解发动机。经过和车主沟通,客户同意拆解发动机,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发动机进行拆解,首先在散热器内加注一定量的专业冷却系检漏荧光剂,目的是为了便于查找泄漏痕迹;利用散热器加压器对冷却系统管路进行加压,为模拟高速行驶发动机的工况,起动发动机后保持高速运转以实现高温。运转30 min后,发现发动机油加注盖内壁及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已明显转变为乳白色。然后拆解发动机,抬下发动机,拆除附件,打开气门室罩盖和气门凸轮轴后,检查气缸盖上部,此时脱开所有与发动机相连的冷却液管,并堵住所有出液孔,向气缸盖冷却液道内吹入压缩空气,发现在气缸盖上平面第2缸和第3缸排气门侧有荧光剂漏出,再次施加气压,发现该部位有5 mm~6 mm的裂纹在冒气泡(图1)。至此该车前期的种种故障现象及原因则迎刃而解,该车缺失的冷却液则是在高速行驶、高转速的状态下沿着这条裂纹的对应面缝隙渗漏到排气门,未进入燃烧室直接由排气管排走,由于裂纹细微,微量渗漏的冷却液及时得到了蒸发,因此未曾在排气支管内残留任何痕迹。
故障排除:更换气缸盖后试车,发动机冷却液不再缺失,故障排除。
相关资料:2015年丰田凯美瑞原厂维修手册(含混合动力维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