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
点火线圈是产生点火所需高压电的一种变压器。一般发动机点火系所采用的点火线圈以磁路区分,可分为开磁路式及闭磁路式两种。开磁路式点火线圈一般为罐状结构。它以数片硅钢片叠合而成棒状铁芯,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分别绕在铁芯的外侧。初级线圈绕在次级线圈的外侧,故次级线圈所产生的磁通变化与初级线圈完全相同。闭磁路式点火线圈的铁芯是封闭的,磁通全部经过铁芯内部,铁芯的导磁能力约为空气的一万倍,故开磁路点火线圈欲获得与闭磁路点火线圈相同的磁通,则其初级线圈非有较大的磁动势(安培匝数)不可。因此,必须采用匝数较多,线径较大的初级线圈;初级线圈的匝数多,如欲获得同样匝数比,则次级线圈的匝数也需增加,因此,闭磁路点火线圈可将点火线圈小型化。目前,闭磁路点火线圈已相当小型化,可与点火器合二为一,甚至可与火花塞连体化。
点火模块的作用相当于电子开关。它控制着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中的电流。此转化功能感应了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被直接通过转子和次级导线点燃火花塞的高压。点火模块在车辆启动时通过接受信号而控制点火线圈进行缸内点火。如点火模块出问题,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熄火,无法启动车辆。
2.主要性能指标
(1)点火线圈的热态点火性能
点火线圈的热态点火性能包括下面两个内容:当点火线圈的周围介质温度在+70℃和规定的分电器工作转速下连续工作3h情况下,能在标准的三针状放电器上保持规定连续的不间断的火花间隙。当点火线圈以不工作状态置于+120℃的恒温箱中保持1h后,按上述方法进行30 s的试验应能可靠地工作,试验后不得有绝缘物溢出。
(2)点火线圈的冷态点火性能
若冷态试验,应将放电装置的电极间隙比通常数值增加2 mm。点火线圈(12 V)初级绕组、次级绕组及附加电阻的:电阻值(20℃)应符合有关要求。或点火线圈以不工作状态置于-40℃的低温箱中保持3h后取出,在5 min之内作常温点火性能试验,当分电器转速为2500 r/min时,连续不间断的火花间隙不小于9 mm,
(3)点火线圈常温点火性能
车用点火线圈在常温下,一般点火线圈的低压线圈的电阻值为1. 95Ω,高压线圈的电阻值为3600Ω,附加电阻为1.1~1.2Ω。将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所产生的高压电经分电器接到标准的三针状放电器上,点火线圈应在分电器不同转速情况下,在标准三针状放电器上发生连续不间断的火花,间隙应不小于规定值。
3.检测方法
曲轴位置传感器(CKP)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检测正常,但没有高压火,通常是点火线圈组件电源导线断路。
(1)用高阻抗万用表和发光二极管测试:无分电器点火的车型,先拔下4通道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插头,用高阻抗万用表检测3~4孔,电压应不小于11 V。再分别在1、4孔和3、4孔接上发光二极管,发动机启动时发光二极管若不闪亮,说明没有低压信号,应重点检查低压电路。功率晶体管故障会影响点火控制信号,功率晶体管是点火控制信号放大器,断开点火开关,在蓄电池正极和功率晶体管端子a之间连接发光二极管,启动发动机,使之运转10s,如发光二极管不亮,应更换功率晶体管。
(2)电阻值测试:点火线圈电阻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点火性能的好坏,如出现无火或火花弱,应重点检查初级绕组、次级绕组的电阻值,分别拔下各缸的高压线,20℃时测量1、4缸之间,3、4缸之间的电阻值。如电阻值在生产厂商规定范围内说明正常,如电阻值过低说明内部短路;如电阻值过高则说明内部断路。如测量值和厂家规定不符必须更换。
(3)点火线圈将要损坏时的主要特征是点火线圈发热、烫手。
(4)传统汽车检查点火线圈故障主要是看高压跳火,在低压电路正常的前提下,如点火线圈也没有故障,跳火时应为强烈的蓝色火花。电子燃油喷射的点火线圈则主要是测初级和次级绕组的阻抗和用发光二极管测电路通断。
(5)如发现某个缸火花塞无火或工作不良,可拔下该缸高压分线,连接一个新的火花塞,在缸外距缸体8 mm处跳火,如正常,说明故障在原装的火花塞。
行驶中突然出现无火或火花弱,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或手摸来确定点火线圈或点火模块是否产生内部短路或断路故障。判断故障时,也可以重新启动,无论能否启动,都可以测点火线圈外壳的温度进行判断。
①点火线圈过热:点火线圈表面温度大于95℃,说明点火线圈内部短路,必须更换。
②点火线圈过冷:启动时点火线圈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相等,说明点火线圈内部断路,必须更换。
③点火模块过热:点火模块温度高于100℃,说明点火模块内部短路,必须更换。
④点火模块过冷:启动时点火模块和环境温度相等,说明点火模块内部断路,必须更换。
注意:在热车状态下,严禁用冷水冲洗发动机,剧烈的温差变化会导致点火放大器损坏(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