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过变矩器(旧的)、天籁的ECU(全新的区别在手动模式控制上)、N块阀体、专用的CVT NS-2油液等,影响系统压力控制、TCC控制等因素可以说几乎都一一排查了,因此将怀疑的原车变矩器切开经验判断不十分准确。
发现摩擦片只是轻微有一点烧,如图4所示。看来根据既然怀疑变矩器,索性更换变矩器再说。结果重新更换变矩器后,故障仍然存在。而且这一次更换变矩器后,在路试过程只行驶了30多km故障就出现了,而且利用检测仪器后进行检测时发现了多个故障码(P0420、P0725、P1700、P1212、P1722、U1000等),当然也少不了前面的那两个比较重要的故障码。清除故障码,继续路试。当再次出现故障时,故障码又回到从前那两个(P0868和P0746)。
经过反复仔细试车发现该故障的出现跟车速、行驶里程都无关,主要跟驾驶方式有关—经过破坏性驾驶故障才会出现。正常稳住加速踏板驾驶无故障,TCC工作很好。只要车速达到30km/h即可实现闭锁控制,而且滑移率并不高(通过实际数据监测))o但从数据流上看,温度好像不正常,看到的温度是185(出现故障时),不知道仪器显示的是华氏度还是摄氏度(当时也不会转换计算),仍然还是怀疑温度过高,后来才知道温度并不高。
回到修理厂让工人对变速器进行降温处理时(利用水枪对其周围进行喷射),更严重的故障出现了:仪表档位无显示,发动机无法起动,插入钥匙后电动座椅自动移动功能失效,变速器电控系统无法利用检测仪进入。然后开始查找原因,结果发现通过重新处理电磁阀线束插头后(用空气枪吹干)能够起动发动机,变速器电控系统故障存储器中记录多个故障码。这样便基本锁定故障点在插头。因为每一次维修或者更换总成,变速器外部那个插头都始终是原来的。
故障排除:更换一个外部稍有破损的插头(图5)后再继续试车,结果正常试车基本正常;经过长时间破坏性试验后故障再现,但此时记录的故障码只有一个:P0746, P0868再也没有出现过(因为以前ECU总是先记录P0868),据此判断应该是插头的问题。于是对原车插头重新进行处理,反复试车故障都没有再次出现,至此故障彻底排除。
总结:从结果到故漳现象的理论推理很容易理解(逆推),从故瘴现象到维修结果往往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显得非常重要。通常认为高难的问题解决后其实都不值得一提,因为它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在读动态数据时,虽说已发现波形有些突变,但也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涉及主被动关系—ECU的指令和信息的反馈)。也许检测手段还不够专业,通过故障前后数据的对比仍然还可以发现问题的所在:A电磁阀再出现故障时工作电压、电流都明显不正常(瞬间变得很低,不过此数据很难捕捉到);瞬间急加速时,ECU为了维持因转矩的瞬间转变而实现正常的对应的工作压力,那么ECU就要及时地改变A电磁阀的控制电流,由于线路微小的虚接(曾经遇到的线的匝数出现问题就是这样)从而导致控制电流的改变,继而ECU得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错误压力信息,以至于启动保护控制记录故障码。这样就不难理解以前故障出现时总结的一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