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马自达6高级轿车沿石家庄市体育南大街由北向南行驶,当行驶到与电厂街交叉路口时,因躲避行人撞到道路右侧的一棵树上,同时“砰”的一声炸响,空调爆炸,致车主李某腿部划伤,驾驶室内一片狼藉。车主李某当时被吓坏了,镇定后就向某保险公司报案,并通知马自达售后服务站,保险公司派出救援车辆,将事故车辆拖至马自达维修站。因是单方事故,所以没有通知交警。
事后,在事故是否保险责任的认定上双方发生纠纷。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说:我干了二十多年的保险了,没遇到过也没听说过汽车空调爆炸的事情,认为此事故非保险责任,保险公司不应赔付。车主坚持说,爆炸是事故引起的,保险公司理应赔款。双方争执不下,遂委托我们做事故原因调查。
现场勘验:接到某保险公司的委托后,我们立即成立专家组,首先对车辆事故现场进行了详细勘验。因事故车辆已被拖至维修站,到现场目的是查勘事故发生过程和原委,事故现场散落物见图 1 所示。
在事故现场勘验的基础上,我们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勘验。空调爆炸造成了冷凝器严重损坏,见图 2 所示。前保险杠被空调爆炸碎片击坏。
压缩机管路接头严重损坏,蒸发器出/入口、膨胀阀严重损坏,见图3。
仪表板、工具箱和面板严重损坏,驾驶室内一片狼藉。
经过详细的现场勘验,发现该车冷凝器出口管接头处有明显的原始泄漏痕迹,泄漏处周围有明显的陈旧油渍,后经仔细勘查,发现管接头焊缝处有一微小的旧裂痕。
爆 炸 原 因 分析:
1.空调维修过程
在现场勘验的基础上,我们调取了该车历年的维修记录,从维修记录及相关调查得知:该车购于 2004 年4 月份,已行驶 10 万余公里;该车曾于 2006 年 4 月 28 日、2007 年 4 月24 日和 2008 年 5 月 2 日,3 次因空调制冷剂泄漏同样原因导致空调不制冷故障,车主将故障车送维修站维修。经查阅维修记录和向维修站工作人员询问得知,在 3 次维修过程中,维修工采用了同样的检修方法,都是对制冷系统抽真空、充填检漏剂检漏,但都因未发现明显泄漏而没能检测出制冷剂泄漏部位,最终,只是重新充注新的制冷剂,恢复空调制冷效果。由此,我们断定碰撞和制冷剂泄漏是导致空调爆炸的 2 个诱因。
2.碰撞与爆炸的产生
那么,碰撞和泄漏与爆炸是什么关系呢?碰撞和泄漏合在一起为什么会导制制冷剂爆炸呢?与传统的氟利昂 R-12(CF2CL2)不同的是,现代汽车为了环保、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普遍采用 HFC-134a(或氢氟化碳)作为制冷剂,也叫 R-134a。这种制冷剂在某些条件下是可燃的,在高温高压下会析出氢气,在高于大气压力的情况下,HFC-134a 浓度达到 60%(体积分数)时,遇有明火会产生爆炸。
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分析,仅有碰撞而没有泄漏,此空调爆炸事故是不会发生的。爆炸既然是由泄漏的制冷剂引起的,那就需要一定的浓度。就该车而言,仅有泄漏没有碰撞,因平时泄漏量较少,空调爆炸不会发生。因为该车制冷剂存在微小泄漏的情况,在空调系统运行期间,当碰撞发生时,由于变形和振动使应力增加,细小的裂痕会加大,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泄漏量增加,达到一定浓度,碰撞时金属摩擦产生火花,导致爆炸发生。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确定该事故属于保险责任,保险公司以车辆损失险进行了赔付,解决了保险双方的纠纷。
3.泄漏原因的确定
上述分析对于解决保险责任的纷争已经没有了疑义,但为什么维修站在 3 次维修中都没能检测到泄漏处呢?在空调的实际维修过程中,像类似这样的泄漏是常见的故障现象,也是使维修工十分头疼的工作。为了明确泄漏的原因,我们详细勘验了原始泄漏处的形状痕迹,发现该泄漏处位于冷凝器管接头处,泄漏开口微微有一点由内向外张开的趋势。由此我们断定,当系统内充满制冷剂时,由于系统内具有一定压力,使泄漏口向外微张开,制冷剂由此向外泄漏,特别是在系统运转时,高压侧压力较高(达 1.5MPa),泄漏会略有增加。但由于泄漏量极少,当年加注制冷剂后,对制冷系统工作效果影响不大,到了秋季,虽然制冷剂泄漏累积量会相应增加,但由于气温的下降,影响不太明显;而由于一个冬季的泄漏累积,到来年春天,空调系统由于制冷剂缺乏而不能正常制冷。在采用抽真空检漏时,由于系统内部为负压,泄漏口由于负压的作用,向内收紧,刚好将泄漏处堵死,便不能检出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