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时要着重注意车身结构中的一些应力集中区域,如图4-34所示,这些部位是在车身设计中特别设置的。在碰撞冲击力的作用下,它们会按预先设定的方式变形,并吸收冲击能量,保持车厢的形状不变,从而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被动安全)。
最后确定出车身上所有的损伤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和装配关系。
二、车身构件损伤程度和类型的确定
确定出车身上所有的损伤部件后,应对损坏部位进行分析,以确定损伤程度和类型。车身构件的直观损坏靠目测就可查看清楚,它可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种类型。同时还应注意损伤部位的加工硬化。
(1)直接损伤 直接损伤是由碰撞物体与车身钢板受损部位直接接触而造成的,如图4-35所示。它通常以擦伤、划痕或断裂的形式出现。在所有的损伤中,直接损伤通常只占一小部分,但在修理时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2)间接损伤 间接损伤是由直接损伤引起的(见图4-35所示),主要有折损、挤缩等形式。
大多数碰撞都会同时造成直接和间接这两种损伤,并且大部分都是间接损伤。各种构件所形成的间接损伤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可采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来修理大多数车身,只是由于受损部位的尺寸、硬度和位置的不同,所用的修理工具也有所不同。
(3)加工硬化只要将金属板塑性变形,就会产生加工硬化。当车身钢板在制造厂加工成形时,以及当它受到损坏变形时,都会产生加工硬化。
如图4-36所示,此钢板受力稍微弯曲(弹性变形)。外力消失后钢板可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但如果外力较大,使弯曲超过了弹性极限,则钢板将产生折损(塑性变形)。在折损部位会出现加工硬化现象,此部位硬度较高。在对此折曲损伤进行修复时,应使折曲部位再次通过塑性变形,才能把钢板修复平整。如操作不当,不但原先的折曲无法平整,还会在原有折曲部位的旁边出现新的折损。
汽车上的钢板构件在受到碰撞时,所发生的变形不会都是折损,有些部位只是弯曲状的弹性变形,如图4-37所示。折损部位会加重加工硬化的程度,而本身又是塑性变形,所以这些部位才是首先需要修整的,并且是修复作业中主要的修整对象。对于弯曲状弹性变形部位,当约束力消除后,钢板熊够基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也就是说,当把一块钣金件上的所有折损变形修复后,其他弹性变形部位会自动恢复。
在钣金修理作业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整个修复作业既快速效果又好。所以在个体修复损伤之前,了解这些部位,对于确定正确的修理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车身结构整体变形的检查
汽车碰撞较为严重时,引起的车身损伤往往不光是车身构件的直观损坏,同时还会造成车身结构的整体变形。承载式车身在遭受侧向碰撞力时,所造成的车身损坏和整体变形如图4-31所示。
车身整体变形的认定,主要依赖于对车身结构精确测量的结果。
利用量具对车身结构进行测量和对整体变形进行判定时,一般都是先测定车身是否有挤缩,然后再判定是否有上下弯曲和左右弯曲,最后检查是否有扭曲和菱形变形。这是判定车身是否有整体变形常用的一种检查工序。
车身修理作业中既要注重车身构件装饰性方面的修理,更要注意车身结构整体变形的校正。否则,撞损汽车修复后,常会出现车体倾斜、轮胎磨损异常、跑偏等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到行车安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