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维修 > 汽车部件维修实例
王凯明: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技术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0-09-23 09:22:06

    大家知道帕萨特B5,为了改善发动机的平稳,有很多车采用的是双质量飞轮。有一台车抖得非常厉害,把发动机都大修了也无法排除。我在后面摸了一下排气管,排气非常匀,首先就排除了不是发动机燃烧的原因,那就只能是机械的,一个是发动机本身的震动,一个是传导震动。最后大家看发动机橡胶引进支角。大家都觉得,这个引进角不就是一个橡胶块吗,这里的学问太深了。世界上只有4台设备可以作发动机固定支角这个橡胶块的三维应力分析,每台设备上千欧元。引进支角的好坏会影响车的震动,我用手摸支点,来感觉支角的好坏。由于我对车了了解,我怀疑是离合器的问题,他们都怀疑,我也不太确认,让他们回去拆开看,结果确实是离合器坏了。我是怎么判断的呢?因为两个离合器中间有一个扭转簧,在扭动的过程中不能超过一定的量,这台车的量过大了,所以带来机器的震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感觉。所以说路试的人非常关键,他对故障的判断很重要。
    2、一个系统所有的功能都要经过验证。现在的车讲究的是,除了良好换挡以外,还有品质的控制,换挡的过程、强制换挡的过程,TCC的控制过程、包括发动机制动的功能等等都要试,不能说人家有8个功能,修了以后剩3个功能,车主也不会同意。所以说,无论你修的是哪个系统,所有的功能都要去试验。
    现在的人都很忙,他修车要花很长时间,如果你把他的故障修完以后,还要把所有的功能都试了。下次他出另一个故障的时候,可能不是第一次的故障,但是他不懂,他认为在短期内返回修理厂两次,是由于你第一次没有修好。所以说,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检测到了,发现了故障提醒他修,如果他不修,那不是你的责任。其次,他会感受到你的能力和关心。第三也不会造成二次反修,能扩大你的战果,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说,扩大检修,这也就是我以上所讲的内容。而且,现在的修车逐渐由被动修理向主动修理过渡,被动修理是指车出了故障才来修理,现在国人不是车出现了故障才去修理,而是到了一定的公里就去检查。就像体检一样,更多的人为什么作体检?就是早期发现病症早治疗,很多的病早期治疗康复很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故障,不是说怠速坏了就修怠速,有可能在修怠速的过程中会产生别的问题。还有时候是修理的时候要拆件,在拆件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别的故障出现。所以有人讲修了一出二,修了二出三,就是这个原因。
    六,交车。交车以后一定记住要跟踪,一方面体现了你对客户的服务理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于技术人员来讲,他不管挣钱不挣钱,只管自己是否对,对技术人员来讲,这是最终判断你修得是否完善、正确。因为有些故障是有延缓的,你认为怎么试都没有了,但是到客户手里,一下子问题又出来了。我们就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你毕竟试的路段、开车的时间和习惯和车主都不一样。我最近修了一台车,三次找到根源,开始不是我修的,但最后一次我也有点急了,一台酷贝,车主开车非常快,在路上一滑行,车就灭了。最后我认为,要试一下真空烘然比的变化。因为超过2000转的时候,发动机要停一下,前面有一个干燥,后面有一个潮湿,这是一个控制过程,怕的就是在2000转的时候,一倒油,再一收油,就会熄火。最后我们把真空阀堵住,就不漏油了。很简单的故障,但是很难找到。所以我们讲,要跟踪客户,以前说“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什么是实践?车跑着不出故障就是实践,谁说好都不成,只有客观存在的东西是好的,才是真正的好的,好的标准面前没有年龄大小、职务高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什么说的,所以经常有小孩说,错了,没有关系,错了就是错了。大家不要怕丢面子,不怕丢小面子才不会丢大面子,经常怕丢小面子,将来一定会丢大面子。
    第三,下面讲诊断、检测的手段及所需条件和技巧。
    一、熟练掌握手中各类测试仪器的使用。
    什么是熟练?你对仪器的型号、连接、选择、使用都要知道,一个功能应用得好坏,取决于人对仪器的理解。经常有人抱怨说仪器不好使,确实有可能,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不是仪器不好使,是我太笨了。很少有人这么想问题。其实一定的时候是你对仪器的了解,你对仪器了解到一定程度,就会想帮助人为地克服它的不足,超越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64,921.88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