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行驶里程约1万km、配置1.8T发动机(CEA)的大众新帕萨特轿车。客户反映:该车发动机故障灯点亮,行驶无力。
故障诊断:连接VAS6150B,读取发动机系统故障码,分别是00257空气质量不可信信号;08817氧传感器2,汽缸列1信号过浓;08568汽缸列1,燃油测量系统自怠速转速起系统过浓。
对现在发动机而言,发动机喷油最基本的数据来白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进气量,其余的如发动机转速、水温等则是修正的喷油辅助数据,当然喷油和进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对大气的污染也是汽车设计者不可回避的一个因素,由此便有了氧传感器来反馈废气的含量,给发动机控制单元提供一个闭环控制的信号。根据3个故障码的含义来分析,可能的原因包括有:①空气流量传感器,氧传感器1、喷油器、水温传感器等相关传感器/执行器部件存在功能性故障;②空气进气管路连接堵塞,密封性能泄漏等故障;③线束存在故障;④发动机控制单元故障。
进一步梳理相关故障码,可见3个故障码的顺序首先是发动机控制单元记忆00257空气质量不可信信号的故障码,后续继续行驶十几千米后才出现08817和08568两个故障码,由此笔者推断是否空气流量传感器引起故障在前,比如空气流量传感器计量空气信号比实际进气信号偏大,发动机控制单元以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为基准喷油,从而导致混合气过浓和氧传感器信号过浓的故障。但是根据故障码来理解,也不能排除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假设喷油器脏污发卡或者滴漏,都有可能导致混合气过浓的故障出现。对增压器至进气歧管这段是否存在泄漏漏气,笔者不予考虑,因为根据笔者的理解,该处漏气会导致涡轮增压压力偏低,理论上发动机控制单元会记忆涡轮增压的故障码。基于此考虑,接下来笔者读取相关数据流,分别有:冷却液温度95℃、 32组第2区部分负荷学习值1.5%。按照诊断仪引导性故障查询后面的检测计划,对空气流量传感器、增压压力传感器及氧传感器依次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
继续检测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线束、氧传感器的线束,结果都在正常范围之内,观察相关传感器的插头,针脚开口正常,不存在接触不好的趋势。在检查无任何头绪的情况下,只得连接诊断仪上路试车,想观察动态数据流看能否找到破绽,发现急加速瞬间,115组第3区(增压压力的最大目标值)和第4区(增压实际值)差别在1kPa左右,属于正常范围。读取101组第4区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显示最大时为121g/s,感觉属于正常范围,此时发现故障码00257空气质量不可信信号重新出现。
继续试车过程中,发现另外一个故障码08568也再次出现,而且该故障形成的特点是在急加速且节气门接近全开时出现。再去读取32组第2区部分负荷学习值为-28%,已经远远超出正常标准值了。此时的高压燃油泵的压力显示为16000kPa,喷油脉宽最大大约在4.08ms,这两个数据都在正常范围之内,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导致混合气浓和空气流量信号不可信呢?
难道真是喷油器存在滴漏吗?但是拆装喷油器比较麻烦,决定先调换空气流量传感器试试,经调换正常车辆上的空气流量传感器后发现故障依旧。接下来依次调换正常车辆的氧传感器、控制单元,结果依旧。
在维修陷入困境的时候,决定比较一下正常车辆的相关数据,发现正常车辆喷油脉宽在4.00ms,空气流量传感器信号在110g/s,相比故障车辆都有一定程度的偏低,由此说明故障车辆在加大油门时,其空气流量和喷油脉宽都比正常车辆要大,这个就是系统报混合气过浓的罪魁祸首了。可是又是哪里的原因导致这个情况呢?
在犹豫是否拆装喷油器时,无意听到客户说起,该车两个月之前在修理厂维修过水箱部位,这个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了,难道这个故障和之前维修水箱部位有关联?
有方向就比较好检查了,经仔细检查中冷器进出口管路,很轻易就发现了故障所在,原来在维修厂维修时候,没有将增压散热器出口端与增压软管连接处安装到位(如图1所示)。遂拆下该管口,安装到位后再用卡箍卡好,经反复试车,故障不再出现。
故障总结:为什么连接管路不到位,在大油门时才容易出现呢?这是因为软管虽然没连接到位,但是有固定卡箍起作用,本来连接软管有一定的韧性,才导致增汪压力不大时,其泄漏并不明显。当增压压力达到较大数值时,在管内内部较高压力的作用下,气体泄漏加快,导致实际进入缸内的气体较实际偏少从而引起混合气过浓的故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