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保养
教你如何选用车用防冻液及注意事项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2012-09-14 10:04:52

一、要选购有知名度的品牌,质量稳定的大厂产品。

目前广泛使用的防冻液,一般是由 20%~80%的乙二醇、80%~20%的软化水和 5%左右的如下添加剂组成———

 

防锈剂:保证不腐蚀发动机水箱、缸体、缸盖等的冷却系统水道;

消泡剂:抑制泡沫的生成;

缓冲剂:中和酸性物质;

着色剂:使防冻液具有鲜明颜色。如中石化生产的长城牌防冻液呈亮绿色透明无沉淀。

 

质量合格的防冻液具有下列性能———

防冻性能: 防冻液的冰点比水的冰点低,一般从-10~-50℃不等,只在当地运行的车辆(如城市公交车),选用的防冻液冰点一般应比当地最低环境温度低 5~8℃,如果可能要到北方跑长途,冰点要根据可能去的地方最低环境温度来选定;

 

防沸性能:沸点越高,防沸性能越好。一般沸点从 105~109℃不等,现代汽车发动机一般要求冷却液沸点高于 100℃,特别是乘用车发动机,所以,一般要求用防冻液作为冷却液;

 

抗泡性:抑制泡沫的生成;

防腐蚀性能:优质的防冻液能够很好地保护水箱及发动机冷却水道不锈蚀。一般通过数项腐蚀试验:如玻璃容器腐蚀试验;模拟行车腐蚀试验;铝泵气穴腐蚀试验等。

 

由此可见,防冻液不是一些外行人想的———乙二醇和水的简单混合,不加任何添加剂,那样虽也能降低冰点,但对冷却系统易造成腐蚀等不良后果。在这方面,我们是有惨痛教训的。

 

我公司改制前的多种经营分公司,也有一个防冻液生产厂家,上世纪 90 年代生产的防冻液在河南油田全面推广使用,没有出过什么问题。但 1999 年冬天,他们未经任何单位和个人批准,擅自更换了防冻液的生产"配方",投用不久,就造成了许多车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严重腐蚀,甚至使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串通,机油和防冻液混合在一起,造成"拉缸" 等次生机械事故……仅 25 吨以上的汽车吊就瘫痪了好几台,严重影响了当时的油田生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究其原因,就是将乙二醇和水简单混合,不加任何添加剂生产防冻液!

 

更有甚者,用一些盐(氯化钙、氯化镁、硝酸钠、亚硝酸钠)的水溶液作防冻液,冰点也可降至-30℃以下,但其腐蚀性较大,也会造成冷却系统的严重锈蚀。

 

品牌有知名度,质量稳定的防冻液大厂,产品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技术力量雄厚,经济实力强,而且视质量如生命。配制防冻液时在用料、工艺、试验、检验等各环节,有严格的质量保障措施,并通过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鉴定,经受了市场的考验,选用它们生产的产品比较可靠。

 

二、要根据气温条件,选用冰点低于使用地最低温度 5~8℃的防冻液。

 

低得太多有些浪费,因为防冻液的冰点越低,乙二醇的比例越大,价

格越高;低得太少,如果气温寒冷异常,发动机就有被冻坏的危险。

 

三、不同厂牌的防冻液不要混用。不同厂牌的防冻液,不仅乙二醇和软化水的比例不同,配置工艺不同,更重要的是所添加的添加剂也不同,如果混用,它们就会发生理化反应,降低防冻液的性能,影响对发动机的防冻、防腐等效果。

 

四、使用中经常检查液面情况,及时补加原厂牌原型号的防冻液。防冻液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较高有一定蒸发现象,特别是其中的软化水蒸发得比较厉害,加上少量的泄漏和溢漏,数量会减少,液面会下降,这时就要及时补加原厂牌原型号的防冻液。原则上不补加原厂牌不同型号的防冻液,原因和上述“三”叙述的类似;更不能补加不同厂牌型号的防冻液!其原因上述"第三"已经讲明。

 

五、乙二醇有一定的毒性,皮肤沾染后应及时清洗掉。

 

六、防冻液存放时间过长,或外观发现有异常时,应经质量检验后再确定能否使用。

 

七、一般防冻液的有效期为 2 年。

这就要求我们不库存或尽量少库存防冻液,当年买当年用。还有一点,就是防冻液经过一年的使用后,冰点一般有所下降。为了保证加入发动机的防冻液能够使用 2 年,按照我们的使用经验,一般选用冰点要比使用地最低温度 15℃以上的防冻液,第2 年入冬前,还要测试车内防冻液的冰点。如果,个别车辆发动机的防冻液冰点低于使用地最低温度不到 5~8℃,可将原车发动机的防冻液酌情放出一些,补加满冰点比使用地最低温度低 15℃以上的同厂牌同型号防冻液即可有效降低冰点,放出的防冻液可以作为第三年开春后的补充用防冻液。

关键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80,300.78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