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文档资料下载资料维修视频汽修在线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精通维修下载 > 文档资料 > 汽车技术 > 汽车技术
剖析奔驰车系空调控制系统技术
来源:汽车维修技师  作者:佚名  2015-03-09 10:02:48

    8.冷却液循环泵部件说明
    冷却液循环泵M13位于散热器水箱的中央(图9)。冷却液循环泵辅助发动机运行或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激活时或辅助暖气模式激活时(用于代码228辅助暖风系统)将冷却液输送到制暖器热交换器。冷却液循环泵由前SAM控制模块促动。

    9.蒸发器温度传感器部件说明
    蒸发器温度传感器位于空调外壳的左侧(图10)。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用来测量流经蒸发器的空气温度。测量值由AAC控制模块N22/1直接读取。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是一个热敏电阻。温度值被发送到AAC控制模块,用于制冷压缩机A9的具体调节,从而防止蒸发器结冰。

    10.制冷剂压力传感器部件说明
    制冷剂压力传感器位于左前轮罩的后部(图11)。制冷剂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制冷剂压力。AAC控制模块(N22/1)直接读取制冷剂压力传感器确定的值。

    11.自动空调风门促动电机部件说明(图12)

    促动电机的促动将引起空调外壳中的通风气道的相应调节。因此,在车内控制气流分配。将遥控器钥匙插入EIS控制模块后,即向各促动电机发送关闭前存储的特定通风气道口阀的实际位置信息。调节期间,AAC控制模块循环向每个自动移至要求位置的促动电机发送特定值。同时,促动电机向AAC控制模块发送其自身的当前位置信息。
  左、右B柱出风口调节电机M16/33、M16/34,如图13所示。

    12.自动空调控制模块部件说明
    自动空调控制模块(AAC) N22/1位于乘客侧空调外壳的前侧(图14)。用于控制或调节下列功能:空调On/Off,整体自动系统,分别对左右侧车内温度、风扇输出和气流分配进行调节,脚坑温度调节,气流强度调节,除霜,打开/关闭内循环空气,发动机余热利用系统。

    (二)控制功能
    1.自动空调系统功能控制框图(图15)

    2. 221底盘车型空调系统控制功能示意图
(1) 221底盘车型前排空调系统控制功能示意图(图16)。

(2) 221底盘车型后排空调系统控制功能示意图(图17)。

    自动空调调节是通过AAC控制模块执行的。它通过车内CAN、底盘CAN、远程信息处理CAN、中央CAN、空调总线和空调LIN与车辆电子系统联网。这样可以结合额外的气候相关影响以改善调节质量和降低耗电量。
    AAC控制模块接收以下信息进行车内气候调节:车内温度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左侧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右侧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左脚坑温度传感器、右脚坑温度传感器、制冷剂压力传感器、左侧出风口电位计、右侧出风口电位计、左前中央出风口电位计、右前中央出风口电位计、左后中央出风口电位计、右后中央出风口电位计、车外温度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空气质量和空气湿度)、日光传感器(太阳辐射和强度)等。
    AAC控制模块直接或间接促动以下部件实现气候控制:制冷压缩机、冷却液辅助循环泵、空调暖水阀、电子风扇、鼓风机、鼓风机调节器、PTC暖气增强系统(柴油发动机)以及所有用于气流分配的风门电机。
    AAC根据空气湿度和空气温度进行操作。即在车外温度低的情况下,也是首先通过来自蒸发器的冷却空气冷却车外空气,然后车外空气流过热交换器并在此加热到要求的车内温度。
    (1)加热回路。
    由冷却液泵驱动,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回路中循环。在此过程中,冷却液吸收发动机热量。发动机达到操作温度后,空调水阀Y19/2由AAC控制模块N22/1促动打开。加热的冷却液穿过加热器热交换器,此热交换器将热量传递给流过的空气。此外,发动机转速低时,冷却液循环泵M13被促动以确保加热流经的空气所需的冷却液流量充足。
    (2)制冷剂回路。
    由发动机驱动的制冷压缩机A9压缩在冷凝器中冷却的制冷剂蒸气。随着冷却过程,制冷剂被液化。然后通过膨胀阀将液态制冷剂注入蒸发器,制冷剂在此被蒸发。蒸发过程中液态制冷剂被冷却并从流经的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将空气冷却。制冷压缩机吸入由于吸收热量而变为气态的制冷剂,然后再次将其压缩。
   (3)控制。
    由通过车内CAN、底盘CAN、远程信息处理CAN、中央CAN、空调总线和空调LIN联网的各种部件执行自动空调(AAC)的电子调节。通过冷却或加热空气获得所需的温度或将其维持在恒定水平。
    (4)通风。
    通风系统可防止车窗起雾,向驾驶员和乘客提供空气并确保车内决速达到均匀而舒适的温度。车辆正常操作期间、车辆静止时,或需要增大空气流量时,都可以借助鼓风机电机A32m1来帮助实现通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关键词:

  • 好的评价
      0%(0)
  • 差的评价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Copyright © 2007-2017 down.gzwei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09,835.90000 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