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异常点后,维修人员决定重点检查缸内直喷系统。考虑到在切入到缸内直喷后,只有1缸存在缺火情况,而其他3个缸并没有出现异常,另外对比目标高压燃油压力数值(Target Fuel Pressure High)和实际高压燃油压力传感器(High Fuel Pressure Sensor)的反馈数值来判断,高压燃油压力无任何异常,从图3的波形图上也可以观察出来,说明高压燃油泵包括以及高压燃油压力传感器都无任何异常。
接着就重点检查飞缸缸内直喷喷油器(图4),拆下后检查其外观,无任何损伤,测量其电阻也在正常范围之内。但从以上分析判断就是1缸的缸内直喷喷油器有故障,于是将其更换后再次试车,故障排除。在冷车启动后,抖动现象也消失,路试车辆,车辆动力恢复正常,发动机故障灯也未再点亮。
故障排除:更换1缸缸内直喷喷油器,故障排除。
回顾总结:那为什么更换了1缸缸内直喷喷油器后,故障现象就消失了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维修人员对该车的混合喷射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
D4-S双喷射系统其实就是在D4缸内直喷的基础上多了一组进气管喷油器,在不同的发动机转速和不同的发动机负载下进行协调控制,可以进行单独进气管喷射、进气管和缸内直喷混合喷射以及单独缸内直喷喷射。
在冷车时,实现混合喷射,当一列催化器温度达到400℃时,切换至进气口喷射。混合喷射使催化器温度从低温升至400℃所用时间极短,从
数据流看只有20s左右,因此大大的缩短了热车的时间。
在怠速和低负荷时采用进气口喷射,在中负荷时采用混合喷射,在大负荷时采用缸内直喷。这样的配合既解决了缸内喷射发动机低转速、低负荷下容易积炭的问题,又提高了发动机在高负荷下的动力输出效率,且歧管喷油可以混合得更加充分,而且可以清洗气道,避免气道、气门积炭及活塞顶部积炭的形成,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等问题。而且,歧管喷射和缸内喷射的混合喷射模式,可以调配出两种不同浓度的混合气,进一步提升燃油利用效率。
对于D4缸内直喷来说,存在进气道积炭、排放超标、怠速热车时间长和低负荷下混合效率低等问题,且单独采用缸内直喷对燃油使用也会严格的要求。而D4-S可以使用低标号燃油,并可实现动力和扭矩的提高,以及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采用D4-S喷射系统后,当系统出现混合气过稀或者过浓以及缺火的故障码时,其诊断思路不同于一般的缸内直喷或者是进气道喷射的诊断思路,因为无法确定是进气口喷射还是直接喷射存在故障。在此情况下,进行主动测试(控制喷射模式)以确定哪个喷射系统存在故障,并根据故障现象以及
数据流分析来判断到底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未行驶时,在P挡位或者N挡位,无论发动机处于何种转速下,只会呈现2种喷射方式:在低于2 500 r/min时,采用进气口喷射;高于2 500 r/min时,采用直接喷射。只有在行驶时,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进行混合喷射。
此外,结合故障出现时的停帧数据和当前数据来分析,能够很直白的了解故障出现时所采取的喷射方式,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故障。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