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本田CB125T摩托车行驶59 100多km后,出现了动力下降及加速性能差的故障,拆开检查发现机油泵滤网被细粒异物堵塞,除凸轮轴、气门摇臂等因缺乏润滑磨损外,气缸筒、活塞及环等摩擦副零件亦受损严重。由于暂无进口配件,维修工只得更换了国产CB125下用气缸体和活塞组件以及凸轮轴、气门摇臂等零件,重新装配后起动发动机,乘骑约5 km,发动机工作一切正常。次日,专营长途生意的摩托车用户又找来维修站,反映车辆骑行不到20 km、气缸内便有异常响声发出。维修工接过摩托车,乘骑不到45 min便返回原地,确认用户反映的故障现象真实无误。维修工在检查和更换了所有能怀疑的相关零部件,始终未能排除故障。
故障诊断:热机气缸发出异常响声,说明运动零件在机件热膨胀后,零部件之间出现了异常摩擦声响。为排除其他不可确定的因素,维修人员先将质量较好的SG级进口壳牌润滑油(粘度等级为SAE 15 W/40 )加入发动机曲轴箱内,起动发动机,,挂低挡慢速行驶20 min,待机温升高后,依序换人高档进人正常行驶阶段,但骑行不到20 km,气缸内异常撞击声响再次出现。试验表明,此异常响声的故障与润滑油品质无直接关联。
为确认气缸与活塞配缸间隙是否过大,技术人员卸下气缸盖、气缸体和活塞组件,对活塞裙部与气缸筒的配合尺寸重新进行检测,均在标准值范围以内。气缸筒内上、中、下及X -Y方向的尺寸稍大一些。仔细察看活塞裙部未见异常磨损之处,且气缸筒内无明显的摩擦痕迹,也不存在气缸筒椭圆度超差的现象,其实际配缸间隙值在0.030~0.035mm之间,基本符合其技术要求,说明异常响声并不是气缸椭圆度超差和活塞尺寸不对以及配缸间隙过小所致。
为验证故障,技术人员未按常规减慢速度后停车,而是在高速行驶过程中且气缸异常响声较大时突然关闭点火开关,实施紧急停车。约1h后,发动机基本冷却,依序卸去气缸盖罩、摇臂座组件、凸轮轴、气缸盖总成以及气缸垫,仔细检查气缸体平面时意外发现,该发动机上的气缸套平面低于气缸体上平面,用塞尺片实际测量,相差约有0.巧mm。卸下气缸体组件,放入机油盆内加热,当油温升至180℃时取出气缸体,用木锤轻轻一敲,缸套便掉下。待机件全部冷却后,持外径千分尺、杠杆千分表和数显深度尺测量气缸套外圆、气缸套凸缘厚度,气缸体内径以及气缸套凸缘厚度与气缸体止口的深度尺寸,测量结果为:气缸套外径:52.090 mm,气缸套凸缘厚度:3.85 mm如图8所示,气缸体内径:52.025 mm,气缸体止口深度:4.00 mm。从所检测零件的实际尺寸来看,气缸套外径与气缸体内孔的基本符合其过盈配合要求,而气缸套凸缘厚度与气缸体止口深度尺寸与原零件设计尺寸存在差异,明显低了0.15 mm。仔细察看气缸体组件,其铸件上面没有任何生产厂家的代号或标识。询问维修工得知,此气缸体组件是从近郊维修配件市场购进的,其来源不明。询问维修站,价格比较便宜,但气缸配件来源不明,缸体件上无生产厂家的标识,说明是伪劣产品。购来正品配件,测量气缸体内径和活塞组件的相关尺寸,并进行缸筒与活塞裙部的配组,依有关技术要求精心装配发动机,同时关照用户按新车磨合规范重新进行走合。同时跟踪该车用户使用信息三个月得知,发动机磨合结束后,摩托车曾上路连续行驶30多km,车辆加速良好,运转声音正常,原气缸热机异常响声消失,原故障被排除。
在正常情况下,气缸套与是过盈配合压入气缸体的,其缸套的凸缘高度应大于气缸体止口深度,这样,气缸套过盈压入
气缸体孔后,其露出气缸体上平面的缸套部分,经铣削加工,与气缸体组件的上平面齐平。装配后,其缸套会被紧紧并住。而该气缸体组件,因气缸体止口的深度大于气缸套凸缘厚度,使气缸套呈静止悬浮状态,未能真真被压入气缸体止口的底部。发动机冷态时,由于气缸套外径大于气缸体内孔,呈过盈配合状态,故缸套上、下不会窜动,但发动机热机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气缸体为铝合金材料压铸而成,而气缸套则是铸铁材料制作,当机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铝合金材料的气缸体和气缸套一起受热膨胀,由于两种零件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铝合金材料的气缸体膨胀系数远远大于铸铁材料制作的气缸套,当气缸体的内孔膨胀到大于气缸套外径尺寸时,气缸套便由原来的悬浮静止状态,一下子变成了悬浮活动状态,而产生上下窜动现象,并发出异常声响,这就是该发动机热机气缸异响的故障根源。